《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出處】清·趙翼《題元遺山集》
【譯注】國家的不幸卻是詩人的幸事,當寫到親歷過的人世滄桑,不用刻意追求就能寫出感人的好詩。滄桑:世事變化很大。賦:用作動詞,指寫詩。工:工整精巧,形容詩好。
【用法例釋】一、用以說明經歷過苦難艱險的人容易寫出深刻感人的作品,即所謂哀怨起騷人,憤怒出詩人。[例]無聲的中國期待著,迷惘幾近于絕望的千百萬知識青年期待著。真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天才而又天性敏感的郭路生(后來的詩人食指),早早地感到了這種期待,勇敢地站了起來,痛苦而又激揚地放開了自己的歌喉——一個與時代迥異的歌喉。(李木生《不屈的歌者郭路生》)二、用以說明反映憂患的作品與歌頌太平的作品相比,前者容易寫好,也更受人們喜愛。[例]歌頌升平的“臺閣體”、“試帖詩”之類,一向就沒有什么藝術的生命力而為人們所唾棄。趙翼曾說:“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句便工。”這可以代表一種對古典詩詞的傳統看法。這么一來,李煜這類作品之所以能夠取得人們的愛好,就成為完全可以理解的了。(詹安泰《李璟李煜詞·前言》)
上一篇:《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