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出自哪里,《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什么意思,《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原文出處,《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賞析。
【出處】 唐·白居易 《慈烏夜啼》
【鑒賞】 慈烏: 是烏鴉的一種,體型較小。原詩是借慈烏的知恩反哺,來諷刺那些不知孝道的人,此詩是留傳深遠的一首古體詩。“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兩句詩,現今常用來勸人要恪盡孝道,否則豈不是連禽鳥都不如了嗎?
【原詩】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上一篇:《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