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三暮,黃牛如故》出自哪里,《三朝三暮,黃牛如故》什么意思,《三朝三暮,黃牛如故》原文出處,《三朝三暮,黃牛如故》賞析。
【出處】 古代民謠
【鑒賞】 長江在今湖北省宜昌縣西,有黃牛峽,江邊黃牛山上最高處有巨石,像人背刀牽牛的形狀。此山很高,加上江水曲折,乘舟溯流而上,幾日仍可望見。李白曾寫過一首詩,叫 “上三峽”,由此謠而來: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歷來寫逆水行舟之遲緩,無過于這兩句民謠。今人形容動作緩慢,便引用 “三朝三暮,黃牛如故” 這句子,給人一種牛步化的形象。
【原詩】 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
上一篇:《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