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出自哪里,《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什么意思,《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原文出處,《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賞析。
【出處】 元·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六回 (苦熱歌)
【鑒賞】 鮮紅的太陽,灼熱得有如燃燒中的烈焰,田野中的稻苗已有一半被烤得枯黃了。這兩句詩是形容夏日炎陽的炎熱無情,不僅秧苗干枯,就連農(nóng)民的眼淚也被蒸干了。原詩頗能反映出民生的疾苦,并對當(dāng)時貧富不均的現(xiàn)象加以諷刺。
【原詩】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nóng)夫心內(nèi)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上一篇:《誰見幽人獨(dú)往來,縹緲孤鴻影》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身外何足言,人間本無事》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