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語出宋·晏殊《浣溪沙》。詞曰:“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第二十引《復齋漫錄》:“晏元獻(殊)赴杭州,道過維揚,憩大明寺,瞑目徐行,使侍史讀壁間詩板,戒其勿言爵里姓氏,終篇者無幾。又俾誦一詩云:‘水調隋宮曲,當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國,廢沼當留名。儀鳳終陳跡,鳴蛙只沸聲。凄涼不可問,落日下蕪城。’徐問之,江都尉王琪詩也。召至同飯,飯已,又同步池上。時春晚,已有落花,晏云:‘每得句書墻壁間,或彌年未嘗強對,且如無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未對也。’王應聲曰:‘似曾相識燕歸來。’自此辟置館職,遂躋侍從矣。”無可奈何:沒有辦法。似曾相識:好像曾經見過。這兩句詞的意思是:沒有辦法,春殘花已落去,好像曾經見過,燕子又飛回來了。晏殊十分喜愛這兩句詞,曾把它組織在一首七律《呈張寺丞王校勘》中,作為頸聯。“小園”一句也入同詩首聯,“香”作“幽”。后人常引用這兩句詞來表示某種感慨;或只引前一句嘆惜過去好景的消失,說明大勢已去;也有哀嘆情人死去的;或只引后一句表達某種事物的再度出現。
例如
①“我搖頭,并不一定是拒絕你們的要求。”他說,心里一陣酸楚。“從你們精心策劃的突然襲擊中,我已經看出你們是蓄謀已久、死心塌地了。‘無可奈何花落去’。我搖頭主要是這個意思……當然,我還希望后一句話的應驗,而且希望它盡早地應驗:‘似曾相識燕歸來’。”(摘自陶正《假釋》)
②鳳凰非梧桐不棲,麒麟無寶不落。像鮑樹生這樣的人家都業已到了“無可奈何花落去”,又何曾有燕來舊處?(摘自鄭九蟬《女兒,當自強》)
③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切的記憶,可作如是觀。(摘自鄭敏虹《關于魯迅,我的語文記憶》)
④不幸的是,實踐中保守的戰略根本無法抑制外部顛覆性創新的產生,反倒讓自己喪失了引領潮流的機會,只能“無可奈何花落去”。(摘自王新業《你變了,世界就變了》)
上一篇: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下一篇: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