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以德自立,內以力自備》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對外以道德服人而立國,對內則要加強實力作戰備。漢·王充《論衡·非韓》:“外以德自立,內以力自備。慕德者不戰而服,犯德者畏兵而卻。”
【例】王充提出:“外以德自立,內以力自備。”兩種舉措,雙管齊下。如此,崇尚道德的人,不經戰爭就心服了,而違反道義的人,懾于兵威也就退卻了。(祝良欣《文治武備,雙管齊下》)
《外以德自立,內以力自備》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對外以道德服人而立國,對內則要加強實力作戰備。漢·王充《論衡·非韓》:“外以德自立,內以力自備。慕德者不戰而服,犯德者畏兵而卻。”
【例】王充提出:“外以德自立,內以力自備。”兩種舉措,雙管齊下。如此,崇尚道德的人,不經戰爭就心服了,而違反道義的人,懾于兵威也就退卻了。(祝良欣《文治武備,雙管齊下》)
上一篇:《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