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舉:舉薦。推舉外人不回避仇人,推舉身邊人不回避親屬。指薦賢出以公心,唯賢是舉。《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祁大夫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其獨遺我乎?”
【例】從法律的角度上講,領導干部的親屬和任何一個公民一樣,人人享有平等的勞動就業權利。領導干部的親屬中也不乏雄才大略者,“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大凡人才,都應讓他們脫穎而出,大顯身手。(范豐《領導干部的另一個“重大事項”》)
又作〔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
【例】有的賢臣因其心公而量雅,故能知人,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其所舉皆賢才,大有利于國利于民。可見,能知人、用人,有公心是關鍵。(李伯簫等《領導手冊·用人編》)
上一篇:《土地廣大,守之以儉者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外以德自立,內以力自備》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