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理想事業·信仰的名人名言大全
人類對于主義之實行,須先具有一種思想,然后發生信仰,再發生力量;至有力量時,其主義乃得完成。
——孫中山《民族主義的演說》
信仰在一個人為一個人的元氣,在一個社會為一個社會的元氣。
——梁啟超《評非宗教同盟》
信仰為人人之自由,而思想乃絕非武力所能壓制者。
——毛澤東《向國民黨的十點要求》
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 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
——方志敏《可愛的中國》
沒有主義就沒有信仰,沒有信仰就沒有力量。
——李公樸《抗戰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唯有受過科學教育的洗禮和啟蒙運動的開導的文明人,方足以言信仰。
——賀麟《論人的使命》
“信仰”是要靠“韌性”來支持,不能單憑“沖動”表現。
——沈從文《給駐長沙一個炮隊小軍官》
一個人必須有他最基本的立足點, 否則便會感到漂泊、徬徨, 沒有方向, 沒有力量。
——徐復觀《心的文化》
我有我的愛,有我的恨,有我的歡樂,也有我的痛苦。但是我并沒有失去我的信仰;對生活的信仰。
——巴金《<激流>總序》
支配戰士行動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夠忍受一切艱難、痛苦,而達到他所選定的目標。
——巴金《怎樣做人》
假象絕不能迷住戰士的眼睛,支配戰士的行動的是信仰。
——巴金《做一個戰士》
我們應該贊美巖石的堅定。我們應該學習巖石的堅定。我們應該對革命有著堅強的信念。
——陶鑄《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信仰就是提升你價值認識由低向高的力量。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
有關信仰的問題,應當彼此尊重,各聽自便,不要強求,也不能強求。
——柯靈《遙寄張愛玲》
為了信念,真誠的信念,人將發揮出無窮的力量,有時是超乎尋常生理條件的不可思議的力量!
——吳冠中《從秦俑坑到華山巔》
信仰應當是人類自由的獲得而不是人類自由的喪失,應當是創造的自覺而非服從的盲目。
——顧偉康《信仰探幽》
假如我們把世界和人生比作茫茫大海,把生命化作一葉小舟的話,那么信仰無疑是人生的導航。
——顧偉康《信仰探幽》
信仰危機是信仰革命的前奏,是新的信仰發生前必然產生的陣痛。
——顧偉康《信仰探幽》
人需要一個外在的確定而永恒的價值來支撐,把握自己的每一個可消逝的生存瞬間。
——張志揚《論無蔽的瞬息》
無論個人,還是民族,都要有所敬畏,相信世上仍有不可褻瀆的神圣價值,否則必遭可怕的懲罰。
——周國平《精神的故鄉》
信仰是內心之光,它照亮了一個人的人生之路。
——周國平《精神的故鄉》
在命運的混沌之點,人自然會忽略著科學,向虛瞑之中寄托一份虔敬的祈盼。
——史鐵生《我二十一歲那年》
佛是苦難不盡中的一種信心,抽去苦難佛便不在了。
——史鐵生《神位·官位·心位》
信仰是文明的開始。
——陳凱歌《我們都經歷過的日子》
信仰是人生的一盞明燈, 這明燈始于人之初, 指引著人走盡茫茫無涯的人生旅途。
——荊學民《人類信仰論》
信仰是文化中的中流砥柱。
——荊學民《人類信仰論》
信仰的失控會帶來文化的潰崩,也進而會使政治混亂,經濟癱瘓。
——荊學民《人類信仰論》
信仰可以是我們的精神支柱,信仰可以是我們的希望所在,但是,它的主觀性決定了我們只能對它訴諸可靠性,而最好不要要求它的真實性。
——荊學民《人類信仰論》
只有知識,只有理性,而沒有信仰,便不會有熱情的行動。
——荊學民《人類信仰論》
真正的殉道者,是為一種真正的并且其真理已為他證明了的信仰而獻身的人。
——張錫金《人生哲語:信仰說》
在瓦礫場上,呼喚和重建理想與信仰是必需的,也很艱難。
——薛毅《張承志論》
信仰乃憧憬之物的實質,也是未見之物的見證。
——[意大利]但丁《神曲·天堂》
人沒有信仰就不能認識真正的美好,也不能認識正義。
——[法國]布萊茲·帕斯卡爾《思想錄》
信仰決不是知識,而是使知識有效的意志決斷。
——[德國]約翰·戈特利伯·費希特《人的使命》
幸福的人為了不趾高氣揚;無幸福的人為了找個支撐;不幸的人為了不氣餒——他們無不需要信仰。
——[德國]洪堡《隨感》
有信仰的人是有創見的人; 不論他信仰什么, 他都是為自己, 而不是為另一個人。
——[英國]托馬斯·卡萊爾《英雄和英雄崇拜》
信仰,是人們所必須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會有幸福。
——[法國]雨果《悲慘世界》
信仰會是而且會永遠是人類最后的希望之錨,人類即使達到了最高的塵世幸福,這個信仰也是不能缺少的。
——[德國]魏特林《一個貧苦罪人的福音》
信仰是生命的力量。信仰所給予人生之謎的答復含有人類的最深刻的智慧。
——[俄國]列夫·托爾斯泰,轉引自《托爾斯泰傳》
信仰要求紀律,要求自覺地、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意志融合在志同道合者的共同意志中去。
——[波蘭]顯克微支《抱怨》
每個人總不免有所迷戀,每個人總不免犯些錯誤,不過在進退失據,周圍的一切開始動搖的時候,信仰就能拯救一個人。
——[印度]馬明·西比利亞克《普里瓦洛夫的百萬家私》
當喉嚨發干時,會有連大海也可以一飲而盡的氣概——這便是信仰;一等到喝時,至多只能喝兩杯——這才是科學。
——[俄國]《契訶夫手記》
信仰是精神的勞動;動物是沒有信仰的,野蠻人和原始人有的只是恐怖和疑惑。只有高尚的組織體,才能達到信仰。
——[俄國]《契訶夫手記》
信仰能欺蒙人,可是它有一個極大的好處: 它使一個人的面貌添上一種神采。
——[印度]泰戈爾《家庭與世界》
信仰不是一門學問,信仰只是一種行為,它只在被實踐的時候才有意義。
——[法國]羅曼·羅蘭《托爾斯泰傳》
信仰在于心連心地擁抱世界,在于不滿足于感覺的灰塵。
——[法國]《羅曼·羅蘭回憶錄》
一種新的信仰能符合多種多樣的愿望。每人都會從中聽到對自己愿望的呼應。
——[法國]《羅曼·羅蘭回憶錄》
光有信仰是不夠的。必須滿懷熱情地保持信仰。
——[法國]《羅曼·羅蘭回憶錄》
整個人生是一幕信仰之劇。沒有信仰,生命頓時就毀滅了。
——[法國]《羅曼·羅蘭回憶錄》
通向真正信仰的道路,是要經過無信仰的沙漠才會達到的。
——[蘇聯]高爾基《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
人是輕信的動物,他必須相信一點什么。假如信仰沒有好的根據,壞的也能滿足他。
——[英國]羅素《精神廢料大綱》
信仰是心中的綠洲,思想的駱駝隊是永遠走不到的。
——[黎巴嫩]紀伯倫《沙與沫》
信念應該永遠是與行為的實踐有機地聯系著的。僅僅形成一些信念,而不與實際聯系,就變成無原則性和空論了。
——[蘇聯]凱洛夫《教育學》
信仰是一個人的基本態度,是滲透在他全部體驗中的性格特征,信仰能使人毫無幻想地面對現實,并依靠信仰而生活。
——[美國]埃里希·弗洛姆《為自己的人》
在現實中,沒有信仰的人就會變得沒有生機,沒有希望,內心深處焦慮不安。
——[美國]埃里希·弗洛姆《占有或存在》
信仰是人生的強有力的支柱,是眾多文明的基礎。
——[日本]池田大作《青春寄語》
信仰不是逢場作戲,不是作為形式上的信仰,而是生平一貫的作為精神支柱去信仰。
——[日本]池田大作《青春寄語》
上一篇:關于哲言真理·事理的名人名言大全
下一篇:關于人生歷程·兒童的名人名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