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戰爭和平·攻防的名人名言大全
釋實而攻虛,釋堅而攻脆,釋難而攻易。
——《管子·霸言》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孫子·虛實》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孫子·軍形》
戰不必勝,不可以言戰。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
——《尉繚子·攻權》
亡在于無所守,危在于無號令。
——《尉繚子·十二陵》
攻是守之機,守是攻之策,同歸乎勝而已矣。
——[唐]李靖、李世民《李衛公問對》
古之善攻者不盡兵以攻堅城,善守者不盡兵以守敵沖。夫盡兵以攻堅城,則鈍兵費糧而緩于成功。盡兵以守敵沖,則兵不分,而彼間行襲我無備。
——[宋]蘇洵《攻守》
兩敵相當,貴進忌退。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肅宗乾元二年》
敵國相圖,必審于彼、己。將強敵弱,則利于進取;將弱敵強,則利于自守,違此二者而求成功,難矣。
——[宋]蘇轍《欒城后集·祖逖》
不恃敵之不敢攻,而恃吾能攻彼之所必救也。
——[宋]辛棄疾《美芹十論·守淮》
攻人之法,先絕其援,使無外救。
——[明]唐順之《武編》
善守者守郊原,不善守者守城垣。
——[清]魏源《城守篇·制勝上》
為了進攻而防御,為了前進而后退,為了向正面而向側面,為了走直路而走彎路,是許多事物發展過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現象。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誰人不知,兩個拳師放對,聰明的拳師往往退讓一步,而蠢人則其勢洶洶,劈頭就使出全副本領,結果卻往往被退讓者打倒。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反攻不完全是進攻。反攻原則,是在敵人進攻時應用的。進攻原則,是在敵人防御時應用的。在這個意義上,又都有若干的區別了。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消極防御實際上是假防御,只有積極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為了反攻和進攻的防御。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退卻,屬于防御一類,是防御的繼續;而追擊,則是進攻的繼續。
——毛澤東《論持久戰》
不懂得進攻的方法,就無從防御,不懂得防御的方法,就不會進攻。
——葉劍英《應該在現代條件下訓練軍隊》
反擊第一批來犯者,別的人就會有所畏懼。
——[古希臘]伊索《被踐踏的蛇》
整個戰爭的藝術,就是先作合理周密的防御,然后再進行快速、大膽的進攻。
——[法國]《拿破侖書信集》
防御這種作戰形式,就其本身來說比進攻這種作戰形式強。
——[德國]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戰爭論》
迅速而猛烈地轉入進攻是防御的最光彩的部分。
——[德國]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戰爭論》
一條主要的原則是: 決不要采取完全消極的防御,而要從正面或側面攻擊敵人,甚至當敵人正在進攻我們的時候也要這樣做。
——[德國]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戰爭論》
抵御的目的完全是對付進攻,因而必然以對方的進攻為前提;進攻的目的卻不是對付抵御,因而并不必然以對方的抵御為前提。
——[德國]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戰爭論》
戰爭是進攻和防御的不斷的交替和結合。
——[德國]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戰爭論》
進攻戰的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就是出敵不意。越能用奇襲的方式進攻,就越能取得勝利。
——[德國]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戰爭論》
為了剝奪他們的進攻能力,就必須剝奪他們的防御手段。不但要勒住他們的喉嚨,而且要置他們于死地。
——[德國]馬克思《國際工人協會總委員會關于普法戰爭的第二篇宣言》
消極的防御,即使有良好的武器,也必敗無疑。
——[德國]恩格斯《步槍史》
最有效的防御仍然是以攻勢來進行的積極防御。
——[德國]恩格斯《波河與萊茵河》
不學會正確的進攻和正確的退卻,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
——[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
自始至終都保持著勝利進攻的戰爭,在世界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倘使有過,也是例外。
——[蘇聯]列寧《莫斯科省第七次黨代表會議》
無論是在肉搏中還是在戰斗中,總是進攻者取勝。招架是不能打勝仗的。
——[美國]巴頓《巴頓將軍》
不停地向他進攻。這樣可以防止敵人重整旗鼓。
——[美國]巴頓《巴頓將軍》
防御的目的是粉碎敵人的進攻。只有能贏得時間或為集結兵力創造了條件,以便爾后轉入進攻,防御才是成功的。
——[德國]海因茨·馮·古德里安《坦克——前進》
任何軍隊,如果它的司令員愿意每得一寸土地都付出流血的代價的話,它總是可以推進的。
——[美國]赫爾曼·沃克《戰爭風云》
上一篇:關于讀書治學·擇書的名人名言大全
下一篇:關于國家人民·政體的名人名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