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思索的名言名句,思索的名人名言,思索名言警句大全
最好在行動前先思考,不要行動后才考慮。
〔古希臘〕德謨克利特 《著作殘篇》
一般說來,凡善于考慮的人,一定是能根據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過行動取得最有益于人類的東西的人。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轉引自 《人生珍言錄》
有思考力的人是萬物的準繩。
〔古希臘〕蘇格拉底 轉 引自 《世界教育史》
不管你喜不喜歡思考,人類就是因思考而存在。
〔英〕譚普爾《著作集》
我發現,如果我要寫一篇題目比較難的文章,最好的計劃是努力加以思索——盡我一切可能努力思索,用幾個小時或者幾天,最后再命令工作轉入潛在狀態。幾個月之后,我有意識地再回到這個題目,發現工作已經完成了。
〔英〕羅素 轉引自《你的潛能》
善于思考的人,一旦從傳統偏見的令人眩目的影響中解脫出來,將會在人類的低等祖先中找到人類偉大能力的最好證據; 并且從人類過去的漫長進化過程中,將會找到人類對達到更崇高的未來的信心的合理根據。
〔英〕赫胥黎 轉引自 《科學家名言》
閱讀只能供給知識的材料,若要據為己有,必須依靠思索之力。
〔英〕洛克《教育漫話》
絕不懷疑的人,相信了一半。有懷疑的地方才有真理——真理是懷疑的影子。
〔英〕貝利 《菲斯塔斯》
懷疑不只意味著理智的疑念,也意味著道德的疑念。
〔英〕卡萊爾《英雄崇拜論》
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
〔美〕愛因斯坦 轉引自 《科學家名言》
有疑問的時候,最好是說實話。
〔美〕馬克·吐溫《赤道環游記》
思考,至少就其部分來說,在于克服習慣勢力。
〔美〕梅爾 轉引自《學會思維的技巧》
思想最深沉的人,總是從別人的想法中采擷適合自己的東西,然后使之脫胎換骨。
〔法〕亞蘭 《文學精言錄》
思維——這是打開一切寶庫的鑰匙……。
〔法〕巴爾扎克 轉引自 《科學名言集》
思考是理性的勞動,幻想是理性的愉悅。
〔法〕雨果 《悲慘世界》
每一個能思考的人,在他身上都有一個虛構的世界……。
〔法〕雨果 轉引自《雨果傳》
思考如胡須,人還未長大就不可能長出來。
〔法〕伏爾泰《斷片》
在科學上最好的助手是自己的頭腦、思考。
〔法〕法布爾 轉引自 《外國名言一千句》
意志、悟性、想象力以及感覺上的一切作用,全由思維而來。
〔法〕笛卡兒《方法論》
積極的懷疑主義總是把克服它本身的懷疑作為目的,它用使經驗條理化的方法來達到一種有條件的確信。
〔德〕歌德《格言和感想錄》
運用類比法進行思考是無可非議的。
〔德〕歌德《格言和感想錄》
我們可不可以說,人只是在他無法把正在想的東西想清楚的時候,才是在思考?
〔德〕歌德《格言和感想錄》
一個善于思考的人的最高成就是,把可知的事物尋個水落石出,對不可知的事物敬而遠之。
〔德〕歌德《格言和感想錄》
深信不疑對于真理是比謊言更危險的敵人。
〔德〕尼采 《人性,太人性了》
如果世界充滿著真正思考的人,我想,大概不會容許有那么多形形色色的噪音吧!
〔德〕叔本華《論文集·關于思考》
喜歡思考的人,他們比任何人都不幸,因為他們思考的重擔被他們頭腦的盲目性加重了。
〔俄〕高爾基《科諾瓦洛夫》
我們不需要死記硬背,但是我們需要用基本事實的知識來發展和增進每個學習者的思考力。
〔俄〕列寧《青年團的任務》
科學要求它的信徒具有許多預備知識,還需要一種大多數人中都是少見的愛好思考的習慣。
〔俄〕車爾尼雪夫斯基 轉引自 《文學原理》
會思考的人思想急速轉變,不會思考的人暈頭轉向。
〔俄〕克柳切夫斯基 轉 引自《外國名言一千句》
創造性地思考——這就是說不是對任何事情都是一個勁地相信,提出自己對各種不同現象的解釋; 這就是研究和比較事實,進行概括,有效地去改造自然。
〔奧地利〕波·勒柏辛斯 卡婭 轉引自 《科學家名言》
有天資的人,當他們工作得最少的時候,實際上是他們工作得最多的時候,因為他們是在構思,并在把想法醞釀成熟,這些想法隨后就通過他們的手表達出來。
〔意〕達·芬奇 轉引自 《達·芬奇》
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春秋)左丘明《左傳·襄公十一年》
心欲安靜,慮欲深遠。心安靜則心策生,慮深遠則計謀成。
(春秋) 鄧析《鄧析子》
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雜于利而務可信也; 雜于害而患可解也。
(春秋) 孫武 《孫子兵法·九變篇》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
(漢) 戴德《禮記·學記》
小有疑處,即便思索,思索不通,即置小冊子,逐日鈔記,以時省閱,俟歸日逐一會理,切不可含糊護短,恥于咨問,而終身受此黯暗以自欺也。
(宋)朱熹 轉引自《先正讀書訣》
泛觀博取,不若熟讀而精思。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10
人思如涌泉,浚之愈新。
(宋)程顥、程頤《二程遺書》卷24
為學之道,必本于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宋) 晁說之《晁氏客語》
凡有疑,則精思之,思精而后講論,乃能有益。
(宋) 胡宏 《與彪德美》
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宋)程顥、程頤《二程遺書》卷25
讀書先務精而不務博,有余力乃能縱橫爾。
(宋) 黃庭堅《山谷別集·答蘇大通》
夫深沉不測則臨事好思,臨事好思則心存默識。
(宋)穆修《穆參軍集·上大名陳觀察書》
飯休不嚼就咽,路休不看就走,人休不擇就交,話休不想就說,事休不思就做。
(明)呂坤《呻吟語·應務》
讀書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徒多徒爛耳。
(清) 鄭燮《自序》
疑乃悟之父。
(清)魏源《明末楚石諸禪師和涇詩》
教會我寫作的,是生活,而推動我前進的,還是勤奮,是不停頓的思考。
若將天地常揣摩,
妙理終有一日開。
秦兆陽 《若將天地常揣摩》
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
鄒韜奮《韜奮文集》
科學的態度,有二要點: 一為尊疑,二為重據。
李大釗《現代史學的研究及于人生態度的影響》
上一篇:關于思想的名人名言名句大全
下一篇:關于思辨的名人名言名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