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諫如順流,虛己若不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諫:諫諍,直言規(guī)勸。虛己:虛心,謙虛。接受別人的直言規(guī)勸,要像水從高處流下一樣迅速;謙虛的胸懷,要像深廣的山谷一樣永不滿足。指虛懷若谷的人才能聽得進不同意見。南朝梁·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此天譴也,無所改修,以記吾過,且令戒懼不怠。從諫如順流,虛己若不足。”
【例】“從諫如順流,虛己若不足。”“從諫”與“虛己”是相輔相成的。只有虛心,才能聽進不同意見;只有從諫如流,才能印證謙虛的美德。(賈星耀《從諫如流好!》)
上一篇:《從諫興,從佞亡》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