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哲理的名言名句,哲理的名人名言,哲理名言警句大全
相反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調造成最美的和諧,一切都是通過斗爭而產生的。
〔古希臘〕赫拉克利特 《著作殘篇》
最美的猴子同人類比也是丑的。
〔古希臘〕赫拉克利特 《著作殘篇》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古希臘〕赫拉克利特 《著作殘篇》
疾病使健康成為愉快,壞事使好事成為愉快,餓使飽成為愉快,疲勞使安息成為愉快。
〔古希臘〕赫拉克利特 《著作殘篇》
那些偶像穿戴和裝飾得看起來很華麗,但是,可惜! 它們是沒有心的。
〔古希臘〕德謨克利特 《著作殘篇》
當人過度時,最適意的東西也變成了最不適意的東西。
〔古希臘〕德謨克利特 《著作殘篇》
善從何處而來,惡也從何處而生,但避免邪惡的方法也會應運而生。例如,深水在很多方面是有益的,同時又是有害的,因為深水有溺水之險。但與此同時,卻也找到了避免溺水的方法——學會游泳。
〔古希臘〕德謨克利特 《著作殘篇》
狐貍換毛,但不會改變習性。
〔古羅馬〕斯維托尼烏斯 轉引自 《外國名言一千句》
變化是一種痛苦,但是它卻是有其必要的現象。
〔英〕卡萊爾 《眾生相》
如果丑陋的人偏想要別人稱贊他美,跛腳的人偏想表現矯健,那么這種原來引起我們同情的不幸情況又會引起我們的譏笑了。
〔英〕菲爾丁 轉引自 《名言大觀》
所有的東西都會變化,只有“變化”永遠不變。
〔英〕桑桂爾 《斷片》
暴風雨必然終于消歇在寧靜和寂寞之中。
〔英〕狄更斯《雙城記》
地上的果子是靠地下腐爛的東西長出來的。
〔英〕狄更斯《游美札記》
只有光,沒有熱的火花,一切不能當作真火!
〔英〕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一個人看不見自己的美貌,他的美貌只能反映在別人的眼里。
〔英〕莎士比亞《特洛伊羅斯與克端西達》
最快的刀被濫用也失去鋒利。
〔英〕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最肥沃的土壤上最容易生長莠草。
〔英〕莎士比亞《亨利四世》
閃光的不全是黃金。
〔英〕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
河床越深,水面越平靜。
〔英〕莎士比亞《亨利六世中篇》
兩個本質相反的東西,互相依靠對方,就像男人依靠女人,日靠夜,想象靠真實。
〔美〕沃萊斯·斯蒂文斯 《最高虛構筆記》
偉大變為可笑只有一步,但再走一走,可笑又會變為偉大。
〔美〕佩恩 轉引自《外國名言一千句》
我極易在平坦的鄉間絆跌,像一些我所知道的馬匹,在最光滑的道路上閃失最多。
〔法〕蒙田《人生隨筆》
“變化”常留人間,“會變化的事物”則變為烏有。
〔法〕柏格森《直觀的哲學》
在自然中所引起的一切運動,都遵循著一些不變的和必然的法則。
〔法〕霍爾巴赫《自然的體系》
車子裝得太重,車軸就會折斷。墻的基礎不牢,很快也會倒塌。
〔法〕雨果 《雨果戲劇選》
黑夜是什么?是白日的證明。
〔法〕雨果《笑面人》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話,那么世界歷史就會帶有非常神秘的性質。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納入總的發展過程中,并且為其他的偶然性所補償。但是,發展的加速和延緩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這些 “偶然性”的,其中也包括一開始就站在運動最前面的那些人物的性格這樣一種“偶然情況”。
〔德〕馬克思《致路·庫格曼》
在歷史的發展中,偶然性起著自己的作用,而它在辯證的思維中,就像在胚胎的發展中一樣包括在必然性中。
〔德〕恩格斯《自然辯證法》
辯證法是關于普遍聯系的科學。
〔德〕恩格斯《自然辯證法》
人們的內心世界感到神清氣爽,那么他們的外表,也必然是精神煥發的。
〔德〕歌德《五十歲的男子》
并非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有青蛙; 但是有青蛙的地方總會找到水。
〔德〕歌德《格言和感想錄》
辯證法是一種辯駁的精神文化,人類有了辯證法就能學會覺察出事物之間的差別。
〔德〕歌德《格言和感想錄》
在純粹光明中就像在純粹黑暗中一樣,看不清什么東西。
〔德〕黑格爾 《邏輯學》
最容易和最簡單的東西往往是最難找到的。
〔德〕克林凱爾 轉引自 《外國名言一千句》
一個人的缺點仿佛是他的優點的繼續。如果優點的繼續超過了應有的限度,表現得不是時候,不是地方,那就會變成缺點。
〔俄〕列寧 《列寧選集》
統一物之分而為二以及我們對其各矛盾部分的認識,是辯證法的本質。
〔俄〕列寧《關于辯證法問題》
一個人苦味嘗得愈多,他對甜的渴望就愈是厲害。
〔俄〕高爾基《鮑列斯》
天下沒有一個無性格特征的人,就像天下沒有兩個像兩滴水珠那樣無差異的人一樣; 即使有一個毫無性格的人,那毫無性格也就成了他的性格特征。
〔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
你的臉歪著,卻責備鏡子,這有什么用呢!
〔俄〕果戈理 《欽差大臣》
在光明完全戰勝黑暗的那黎明將要到來之前,通常總有一個幽暗的頃刻。
〔俄〕列夫·托爾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人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
〔俄〕列夫·托爾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優點有時比缺點更壞事。
〔俄〕列夫·托爾斯泰 《一個地主的早晨》
假使你不把弦拉緊,而要拉斷它,那是不容易的; 但是把弦拉緊到極點,在這被拉緊的弦上只要加上一個指頭的重量就會將它弄斷的。
〔俄〕列夫·托爾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靜止便是死亡,只有運動才能敲開永生的大門。
〔印度〕泰戈爾 轉引自 《泰戈爾評傳》
人世中,歡樂與憂愁,機遇與不幸,疑慮與危險,以及絕望與悔恨總是混雜在一起的。
〔印度〕泰戈爾 《法官》
有些事情是自己向前發展的,用不著別人去推動它。它會像一個球一樣越鼓越大,慢慢接近到爆炸的程度。
〔印度〕泰戈爾《沉船》
光明接受黑暗作為配偶,是為了天地萬物的緣故。
〔印度〕泰戈爾 《流螢集》
渴的時候就感到水是甜的。不渴的時候就感到水沒滋味。實際上水是沒有任何味道。
〔巴基斯坦〕阿卜杜拉· 侯賽因《悲哀世代》
在飽足的人眼中看來,燒雞好比青草。在饑餓的人眼中看來,蘿卜便是佳肴。
〔伊朗〕薩迪《薔薇園》
太膽小是懦弱,太膽大是魯莽,勇敢是適得其中。
〔西班牙〕塞萬提斯 《堂·吉訶德》
自然中沒有任何偶然的東西。
〔荷〕斯賓諾莎 《倫理學》
深和高在直線上走到深度和高度; 只有廣闊能在圓周里運行。
〔黎巴嫩〕紀伯倫《沙與沫》
我們想望而得不到的東西,比我們已經得到的東西總要寶貴些。
〔黎巴嫩〕紀伯倫《沙與沫》
必然性是大自然的老師和監護人;必然性是大自然的主旋律和發明家,它既是大自然的遏制力量又是永恒的規律。
〔意〕達·芬奇 《筆記》
辯證法無非就是差異原則本身。
〔意〕克羅齊《史學和道德理想》
世界上的惡是為了宇宙的善而存在的。
〔意〕彭波那齊 《論天命·意志自由和宿命》
盛之有衰,生之有死,天之分也。
(春秋) 晏嬰 《晏子春秋·外篇七之二》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春秋) 老聃《老子》
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春秋) 老聃 《老子》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春秋)老聃 《老子》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春秋) 老聃 《老子》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 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
(春秋)左丘明《左傳·昭公二十年》載子產語
象有齒以焚其身。
(春秋)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載子產語
天下理無常是,事無常非。先日所用,今或棄之;今之所棄,后或用之。
(戰國)列御冠《列子·說符》
物不至者,則不反。
(戰國)列御寇《列子·仲尼》
世無常貴,事無常師。
(戰國) 鬼谷子 《鬼谷子·忤合》
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戰國)韓非《韓非子·難一》
大巧在所不為,大知在所不慮。
(戰國)荀況《荀子·天論》
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
(戰國)荀況《荀子·君道》
權鈞則不能相使,勢等則不能相并。
(戰國) 《呂氏春秋·審分覽·慎勢》
水源深,則魚鱉歸之;樹木盛,則飛鳥歸之;庶草茂,則禽獸歸之。
(戰國) 《呂氏春秋·仲春紀·功名》
天道之數,至則反,盛則衰。
(戰國)管仲《管子·重令》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戰國)莊周《莊子·天下》
犬不以善吠為良。
(戰國)莊周《莊子·徐無鬼》
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
(戰國)莊周《莊子·知北游》
堅則毀,銳則挫。
(戰國)莊周《莊子·天下》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周易·豐》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 立地之道,曰柔與剛; 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
《周易·說卦》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
《周易·系辭下》
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周易·系辭上》
熯一炬火,爨一鑊水,終日不能熱也。
(漢) 王充《論衡·感虛》
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皆然。言不可極,極之則衰。
(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
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 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漢)戴圣《禮記·雜記下》
沖風之衰,勢不能起毛羽; 強弩之末,力不能入魯縞。
(漢)班固《漢書·趙充國傳》
炎炎者滅,隆隆者絕。
(漢)班固《漢書·揚雄傳》
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
(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
事者應變而動,變生于時,故知時者無常行。
(漢)劉安《淮南子·道應訓》
流東,源不得西。影正,形不得傾。
(三國·魏) 《丁儀刑禮論》
云厚者雨必猛,弓勁者箭必遠。
(晉)葛洪《抱樸子·喻蔽》
本朽則末枯,源淺則流促。
(晉)葛洪《抱樸子·博喻》
涓流雖寡,浸成江河;爝火雖微,卒能燎野。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酷吏列傳》
利劍多缺,真玉喜折。
(唐)劉禹錫《祭虢州楊庶子文》
物極則反,器滿則傾。
(唐) 蘇安恒 《上武后疏》
外愚而內益智,外訥而內益辯,外柔而內益剛。
(唐) 柳宗元《答周君巢餌藥久壽書》
無小而不大,無邊而不中。
(唐)王勃《釋迦如來成道記》
物不極則不返,惡不極則不亡。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
知得而不知喪,知存而不知亡,始若可喜而終不可久。
(宋) 蘇轍 《上曾參政書》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
盛必有衰而生必有死,物之常理也。
(宋)歐陽修《祭蔡端明文》
樂極生悲,否極泰來。
(元) 施耐庵《水滸傳》
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爛漫酕醄,便成惡境矣。
(明) 洪應明 《菜根譚》
伏久者飛必高,開先者謝獨早。
(明) 洪應明 《菜根譚》
勿使十分開,極盛難為繼。
(清)陳確《陳確集·詩集·問玄居牡丹》
天下物無獨必有對。
(清)魏源《默觚·學篇十一》
亂極則治,暗極則光,天之道也。
(太平天國)洪秀全《原道醒世訓》
一治一亂,循環反復,亂極乃有治。
茅盾《故鄉雜記》
在一定條件下,壞的東西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的東西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凡是不平凡的開頭,必定會有不尋常的結尾。
張揚《第二次握手·金陵道上》
任何正確的東西強調得過了分,都會變成荒謬。
戴伯韜《戴伯韜教育文選·理論聯系實際是教學的根本性原則》
只有打擊才能終止打擊。
鄭振鐸《鄭振鐸文集(4) ·戰爭與和平》
超過則跌,過降則升。
陳云《關于干部工作的若干問題》
天下就沒有偶然,那不過是化了妝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錢鐘書 《靈感》
上一篇:關于哲學的名人名言名句大全
下一篇:關于善惡的名人名言名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