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觀察的名言名句,觀察的名人名言,觀察名言警句大全
鑒物于肇不于成,賞士于窮不于達。
——[唐]王勃《為人與蜀城父老書》
善讀書者,要讀到手舞足蹈處,方不落筌蹄;善觀物者,要觀到心融神洽時,方不泥跡象。
——[明]洪應明《菜根譚》
我們必須學會全面地看問題,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
——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自其異者而觀之,則無往而不異;自其同者而觀之,則實亦無何大不同。
——梁漱溟《朝話》
觀察人,是一件不難而實在又難的一件事。
——茅盾《關于小說中的人物》
雖然遠景有崔巍的山,汪洋的海,然而以一指障其目,則這些崔巍的山汪洋的海的遠景都被掩蓋殆盡了。
——鄧中夏《歡迎國際工人代表團》
世間的事物,如果我們存在著惡意去看它,好的也就會立刻變成壞的。
——謝六逸《對于“剪衣隊”的意見》
同樣的環(huán)境,各人各時各地所起印象各異,——此所謂“世間的不平等性” 于實際生活上永存不滅。
——瞿秋白《赤都心史》
世界本來只有一個,你從悲觀方面看,所以多愁善感,若從樂觀方面看,便覺得一切都可為了。
——巴金《家》
世界上的許多事物,本來就是變化無窮,甚至撲朔迷離、朦朧隱現(xiàn)的,就看你站在什么角度上去看它罷了。
——草明《嵐山》
因了宏觀的背景,在看到了(群落間)宏觀的差異之后,才有可能捕捉、歸納出那些(群落內)“形異”背后的“神似”。
——曹明華《“人不可貌相”》
我們真要立體地認識事物,就要運用各種科學提供的視野,從不同的角度,從多方面來加以觀察、加以思考。
——顧曉鳴《人生活動的藝術》
眼之視物,遠小近大,無怪乎人們會更加看重眼前之物。但也正因為這樣,人們才有可能取得一個開闊的視野。
——朱正琳《“砍大山”余響》
人只能取一個立場,取一個角度。你站在哪里,你就看不見哪里。
——陳家琪《人生天地間》
一種事物是否具有價值,不僅取決于它對什么人有意義,而且取決于是誰在作判斷。
——何新《中國文化史新論》
不同人不同的眼睛,即便對同一件事,所看到的東西截然不同。
——張抗抗《遺失的日記》
一個人老是盯住一樣東西看,時間長了,這樣東西就會反過來影響他對其他事物的觀察。
——王曉明《追問錄》
我們總是從我們自己的歷史、自己的傳統(tǒng)和自己的經驗出發(fā)去看待世界、解釋世界的。
——梁治平《古代法:文化差異與傳統(tǒng)》
人們不同的情感狀態(tài)對同一事物和人會有不同的反映。
——劉湛秋《詩的秘密》
人類越進步,看待世界的角度越多樣化。
——李河《文化是一個故事》
一樣的視力,在井底和峰頂是絕然不同的。
——敦源《愛的絮語》
為了發(fā)現(xiàn)自然的結構,我們應從各個觀點去考察它,在它給予我們的現(xiàn)象的變化里,觀測它的規(guī)律的發(fā)展。
——[法國]拉普拉斯《天體的視運動》
在觀察的領域中,機遇只偏愛那種有準備的頭腦。
——[澳大利亞]貝弗里奇《科學研究的藝術》
新知識常常起源于研究過程中某種意外的觀察或機遇現(xiàn)象。
——[澳大利亞]貝弗里奇《科學研究的藝術》
我們需要訓練自己的觀察能力,培養(yǎng)那種經常注意預料之外事情的心情,并養(yǎng)成檢查機遇提供的每一條線索的習慣。
——[澳大利亞]貝弗里奇《科學研究的藝術》
對于自然界的觀察與實驗,是科學的獨一無二的真方法。
——[英國]丹皮爾《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系》
觀察為我們的理解供應了全部的思想材料。
——[美國]墨森、丁·柯瓦奇《近代心理學歷史導引》
觀察并不是漫不經心的掃描,而是一種受觀念支配的尋找證據(jù)的活動。
——[美國]瓦托夫斯基《科學思想的概念基礎——科學哲學導記》
觀察的要點不單純是收集和積累觀察事實,而且要尋找和揭示事實之間的某種秩序。
——[美國]瓦托夫斯基《科學思想的概念基礎——科學哲學導記》
科學中的觀察需具有任何用處,就必須證實或否定某種觀點。
——[美國]瓦托夫斯基《科學思想的概念基礎——科學哲學導記》
上一篇:關于見識的名言名句,見識的名人名言,見識名言警句大全
下一篇:關于言行的名言名句,言行的名人名言,言行名言警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