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戰略的名言名句,戰略的名人名言,戰略名言警句大全
故凡攻伐之為道也,計必先定于內,然后兵出乎境。計未定于內而兵出乎境,是則戰之自敗,攻之自毀也。
——《管子·七法》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阨遠近,上將之道也。
——《孫子·地形》
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孫子·虛實》
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
——《孫子·勢》
故兵者不可豫言,臨難而制變者也。
——[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
彼出我歸,彼歸我出,數戰以疲之,多方以誤之。
——《北史》
避人之長,攻人之短;見己之所長,避己之所短。
——[唐]李筌《太白陰經》
善戰者省敵,不善戰者益敵。省敵者昌,益敵者亡。
——[明]劉基《省敵》
凡行兵取勝,須量兵相地。兵多務易,兵少務險,要在兵與地相稱。
——[清]許乃濟《武備輯要·制勝要策》
戰事之要,不戰則已,戰則須挾全力;不動則已,動則須操勝算。
——[清]胡林翼《曾胡治兵語錄》
以全軍破敵為上,不以得土地、城池為意。
——蔡鍔《曾胡治兵語錄·按語》
戰略要尋找敵人的主力,戰術要尋找敵人的弱點。
——朱德《談幾個戰術的基本原則》
戰略問題是研究戰爭全局的規律的東西。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這就是今天我們的運動戰的通俗的解釋。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戰略退卻,是劣勢軍隊處在優勢軍隊進攻面前,因為顧到不能迅速地擊破其進攻,為了保存軍力,待機破敵,而采取的一個有計劃的戰略步驟。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必須打勝;必須照顧全戰役計劃;必須照顧下一戰略階段: 這是反攻開始,即打第一仗時,不可忘記的三個原則。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優勢而無準備,不是真正的優勢,也沒有主動。懂得這一點, 劣勢而有準備之軍,常可對敵舉行不意的攻勢,把優勢者打敗。
——毛澤東《論持久戰》
力求避免打那種得不償失的或得失相當的消耗戰。這樣,在全體上,我們是劣勢(就數量來說),但在每一個局部上,在每一個具體戰役上,我們是絕對的優勢,這就保證了戰役的勝利。
——毛澤東《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
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每戰都應力求有準備,力求在敵我條件對比下有勝利的把握。
——毛澤東《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毛澤東《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
這是戰爭中的一條萬古不易的公理,確保你自己的側翼和后方,而設法迂回敵人的側翼和后方。
——[德國]腓特烈《軍事教令》
基地的范圍愈廣,則愈難于加以掩護;反而言之,由這個基地出擊的軍隊,敵人也難于加以截擊。
——[瑞士]安東·亨利·約米尼《戰爭藝術》
地形對軍事行動發生的影響有三個方面: 妨礙通行、妨礙觀察和對火力的保護。
——[德國]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戰爭論》
在我們看來,極有利于取得勝利的只有三個因素: 出敵不意、地利和多面攻擊。
——[德國]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戰爭論》
軍隊可能有的三種戰斗外的狀態是: 舍營、行軍和野營。這三者都是既屬于戰術,又屬于戰略。
——[德國]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戰爭論》
戰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簡單的準則是集中兵力。
——[德國]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戰爭論》
在有些場合,最大的冒險倒表現了最大的智慧。
——[德國]卡爾·馮·克勞塞維茨《論戰爭的性質》
集中自己數量有限的兵力,以便在任何地點都能夠抗擊分散的敵人,用迅速的運動使自己的力量發揮幾倍的作用。
——[德國]卡爾·馮·克勞塞維茨《論戰爭的性質》
在戰爭中,只有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 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精力進行戰爭,粉碎敵人并迫使敵人同意你的條件。
——[德國]恩格斯《恩格斯致<每日新聞>編輯赫·季·林肯》
只有獲得勝利的可能性非常大時,才可進行決戰。
——[德國]恩格斯《俄軍在土耳其》
戰略的目的是要確保戰術的結果,就是用戰斗來奪得勝利。
——[法國]斐迪南·福煦《戰爭原理》
戰爭和外交政策等一樣,如能從許多動人的或不愉快的場合抓住支配全局的要點,往往可以得到許多利益。
——[英國]溫斯頓·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在有限戰爭年代,所有一切拖延行動都是以消耗對方為基本原則。
——[英國]托·富勒《戰爭指導》
如同外科醫生的手術箱里,有各種不同的工具一樣,軍事手段也只是達成大戰略目的手段之一。
——[英國]利德爾·哈特《戰略論》
保證計劃具有靈活性,同時根據情況的可能變化來部署軍隊。
——[英國]利德爾·哈特《戰略論》
使敵人喪失平衡,自己亂了陣腳,這才是戰略的真正目的;其結果不是敵人自行崩潰,就是在會戰中輕易被我擊潰。
——[英國]利德爾·哈特《戰略論》
在戰略上,最漫長的迂回道路,常常又是達到目的的最短途徑。
——[英國]利德爾·哈特《戰略論》
最完美的戰略,也就是那種不必經過嚴重戰斗而能達到目的的戰略——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英國]利德爾·哈特《戰略論》
為了保證奪取某一個目標,必須同時威脅對方的幾個目標。
——[英國]利德爾·哈特《戰略論》
戰略學告訴我們,最重要的一條是,既要經常保持固定的目標,而在追求這個目標時,則應該適應環境,并隨時改變路線。
——[英國]利德爾·哈特《間接路線·前言》
每一種情況都有適合于它的一個特殊的戰略。
——[美國]安德烈·博弗爾《戰略學概論》
戰爭是不能僅以數量計算或者以物資數量計算的軍事戰略所能取勝的。
——[日本]小山內宏《現代戰略論》
上一篇:關于成敗的名言名句,成敗的名人名言,成敗名言警句大全
下一篇:關于才能的名言名句,才能的名人名言,才能名言警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