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語出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曰:“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卻看:還看。“卻”與下句“漫”字相對。漫卷:胡亂地卷起。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再看看妻兒,滿面愁云已散,我胡亂地卷起書本,作歸鄉之計,歡喜得簡直發了狂。本篇寫詩人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的消息之后,不禁欣喜欲狂的情態。浦起龍謂之老杜“生平第一快詩也”(《讀杜心解》)。后人常引用“漫卷詩書喜欲狂”一句來形容欣喜之態。
例如
①因此,當我讀到張一弓在他的《火神》中,那樣忠實地描繪了農村經濟生活蓬勃發展的新局面,那樣熱情地塑造了郭亮這個新生活開拓者的藝術典型,歡愉之情,不期而至。真有點像我們河南人的老鄉杜甫當年那樣“漫卷詩書喜欲狂”,“便下襄陽向洛陽”了。(摘自溫超藩《文學的創作與開拓者的現代品格》)
②杜甫的“漫卷詩書喜欲狂”用在這里恰到好處,而李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凱旋卻實屬幻想,遙遙歸途豈屬易事。首先,須將全部箱子集中到重慶,還要再過大河,重下長江。(摘自劉勇《國寶滄桑》)
③字里行間,既有作者久經喪亂,一旦日寇投降,“漫卷詩書喜欲狂”、“青春作伴好還鄉”的悲喜交集的感慨;也表達了他對現實的悲觀和失望,欲遁隱桃源而不得的惆悵心情,這也是作者前半生的寫照。(摘自邵燕祥《忽然想到“誓死”》)
④今年已經是抗戰勝利65周年,我仍然難忘1945年8月15日山城狂歡之夜,數十萬人涌上街頭,那鞭炮焰火,那歡聲笑語,還有許多人心頭默誦的杜甫先生那首詩“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摘自章開沅《守望歷史》)
⑤一日將歸鄉行期排上日程,那心情更是急切而狂喜:“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路上還是心中忐忑,遇見口音相似者,便不管不顧:“君家居何處?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摘自錢國宏《鄉土情結》)
上一篇:秦觀《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詩句賞析與例子
下一篇:白居易《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詩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