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語出唐·張籍《節(jié)婦吟》。詩曰:“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zhí)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一本題下注云:“寄東平李司空師道。”李師道是唐代著名的軍閥之一,任平廬淄青節(jié)度使。當時許多軍閥都想勾結文人和中央官吏,以增強個人實力,而一般不得志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依附軍閥,以謀取個人出路。但詩人張籍很有骨氣,守正不阿,忠于唐廷,他為拒絕李師道的勾引而寫下這首詩。通篇用比興手法,全以男女的關系來比喻交游之事。他把自己比作一個有夫的少婦,說明已得所歸,而所歸的(指中央政府)又必須與之同生共死。他說:雖然你用意光明,但我還是只好退還明珠,垂淚拒絕你。恨:遺憾。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奉還你送給我的禮物——雙明珠,灑著兩行熱淚拒絕你的求愛,只恨沒有在還未出嫁的時候就與你相識啊。話雖委婉含情,而拒絕的語氣卻堅決明朗。既表明了自己的心跡,又不致傷害對方的感情,確是“拒婚”妙語。后人常引用這兩句詩來表示婉言拒絕別人的求愛,或表示相逢恨晚,造成愛情上的遺憾。
例如
①我顫動著手指,慢慢抽出信時,展開,同往昔一樣工整的“仲義同學”四個字下邊竟是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的文字:“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啊,古人的詩句敲響了我愛情的喪鐘!我的眼前一黑,歪倒在椅子上。(摘自王金屏《不應錯失的錯失》)
②“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雖然男女互相有情,但女方還是拒絕了對方的求愛,這是正確的。(摘自劉達臨《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③以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真愛的,并不是羅普霍夫而是同自己有著相同志趣的、丈夫的朋友沙諾夫。但這已是“恨不相逢未嫁時”了。(摘自靜波等《情竇初開須當心》)
④突然,他腦子里靈光一閃,想起那是一句詩詞:“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頓時,他怔在那里,心里五味雜陳:喜悅,甜蜜,辛酸。遺憾,失落,一齊涌上心頭。(摘自紫陌《還君明珠》)
⑤李文田無奈,只好將梁卷“抑而不錄”,并在卷末批曰:“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表明其惜才而又無奈的心情。此后,梁啟超便絕跡科場,他做《時務報》主筆時,更是痛斥科舉制度扼殺人才。(摘自王開林《人間已無梁任公》)
上一篇:白居易《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詩句鑒賞
下一篇: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