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不相近,雖聽言而不入;信不相及,雖納忠而不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智:志趣。信:信任。及:達到。志趣不相近,即使聽人說話也并沒有聽進去;互相不信任,即使采納忠言也不是由衷地接受。宋·胡宏《胡子知言·紛華》:“智不相近,雖聽言而不入;信不相及,雖納忠而不受。是故君子必謹所以言。”
【例】“智不相近,雖聽言而不入;信不相及,雖納忠而不受。”這大概是一般人的通病,應當引起警覺。特別是身為領導干部,不但要善于聽取同自己一致的意見,更要虛心采納反對意見中的合理成分。哪怕對方的意見只有百分之一的合理成分,都應當仔細考慮。(錢黨新《善納諫者智》)
上一篇:《智不深則非智,勇不沉則非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智不足,量不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