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救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
伯高:龍伯高,是一個品行敦厚、儉樸清廉的人。學習他即使學得不到家,但還不失為一個好人。鵠:hú,大雁。鶩:wù。野鴨子。本條大意:刻一只大雁不成功,還可以像一只野鴨子。比喻學人的優點即使沒學好,總也不至于學壞。
參看“畫虎不成反類狗”條。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救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
伯高:龍伯高,是一個品行敦厚、儉樸清廉的人。學習他即使學得不到家,但還不失為一個好人。鵠:hú,大雁。鶩:wù。野鴨子。本條大意:刻一只大雁不成功,還可以像一只野鴨子。比喻學人的優點即使沒學好,總也不至于學壞。
參看“畫虎不成反類狗”條。
上一篇:《刺骨,故小痛在體而長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國.》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