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出處】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譯注】往前看不見古代的先人,往后又看不到后世的來者。
【用法例釋】一、用以形容荒原、森林等地杳無人跡的景象。[例]在這“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處女地上,此時心情,是歡喜,是感激,是惆悵,也分不清了,晚風飄飄的吹起衣袂,我們都相顧默默無語。(冰心《平綏沿線旅行記》)二、用以比喻人或事物的空前絕后。[例]上海的邵洵美之徒,在發議論罵我們之印《箋譜》,這些東西,真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吃完許多米肉,搽了許多雪花膏之后,就什么也不留一點給未來的人們的——最末,是“大出喪”而已。(魯迅《致鄭振鐸》)
上一篇:《別鶴聲聲遠,愁云處處同.》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勢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