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鼎與假鼎》原文與賞析
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雁往。齊人曰:“雁也。”魯人曰:“真也。”齊曰:“使樂正子春來,吾將聽子。”魯君請樂正子春,樂正子春曰:“胡不以其真往也?”君曰:“我愛之。”答曰:“臣亦愛臣之信。”(《韓非子·說林下》)
【注釋】讒鼎:一種上部大下部小的鼎。雁:通“贗(yàn)”,假的。樂正子春: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弟子曾子(曾參)的弟子,以孝聞名,樂正是以官為姓。
【譯文】齊國討伐魯國,向魯國索要讒鼎。魯國拿了一個假的送去。齊國人說:“這是假的。”魯國人說:“是真的。”齊國人說:“你們派樂正子春來證明說是真的,我們就相信你們。”魯國的國君就準備請樂正子春去做假證,樂正子春說:“為什么不把真的送去呢?”魯國的國君說:“我愛惜寶鼎,舍不得送去。”樂正子春說:“我也愛惜我的信譽。”
【評說】君子將美德作為不換的寶玉藏于心間,而小人心中有的只是金銀之物并奉若至寶。
上一篇:《直言敢諫》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著裝得體》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