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蓋彌彰(《百喻經(jīng)·唵米決口喻》)》原文與賞析
昔有一人,至婦家舍。見其搗米,便往其所,偷米唵之。婦來見夫,欲共其語。滿口中米,都不應(yīng)和。羞其婦故,不肯棄之,是以不語。婦怪不語,以手摸看,謂其口腫。語其父言:“我夫始來,卒得口腫,都不能語。”其父即便喚醫(yī)治之。時醫(yī)言曰:“此病最重。以刀決之,可得差耳。”即便以刀決破其口,米從中出,其事彰露。
世間之人亦復(fù)如是。作諸惡行,犯于凈戒,覆藏其過,不肯發(fā)露,墮于地獄、畜生、餓鬼。如彼愚人,以小羞故,不肯吐米。以刀決口,乃顯其過。
譯文
從前有一個人,來到妻子的娘家,看見她家正在搗米,便來到搗米的地方,偷了大把的米塞進嘴里。
他的妻子來見丈夫,要和他說話。可是他滿嘴都是米,對妻子所說的話都不應(yīng)答,因為他在妻子面前覺得很不好意思,又不肯把米吐掉,只好始終不說話。妻子奇怪他不說話,就用手摸摸他的臉,查看了一下,以為他的嘴腫了,就對她的父親說:“我丈夫剛來,忽然嘴就腫了,連話都不能說了。”她的父親立即找來醫(yī)生為他醫(yī)治。醫(yī)生說道:“這個病很嚴重,要用刀把嘴切開,才能治好。”于是便用刀切開了他的嘴,這時米從嘴里流了出來,偷米的事情也就敗露了。
世間的人也是這樣,做了各種各樣的惡事,觸犯了清凈的戒律,還想極力掩蓋其惡行,不愿意暴露,終于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惡道中去。這就像那個愚蠢的偷米人一樣,為了小小的面子,不愿意吐米,以至于用刀切嘴,還是暴露了所犯的過錯。
感悟
為了面子,因小失大,這個人的下場比“打腫臉充胖子”還要可怕。其實人往往都在乎自己的臉面,不希望自己的缺點、錯誤被人知道,被人提起。但是人又都是有缺點和錯誤的,“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些缺點和錯誤不可避免地會被人知道,被人提起。錯誤剛開始的時候,也許還可以彌補,但是為了掩飾錯誤,以大錯掩蓋小錯,結(jié)果只能是欲蓋彌彰,越陷越深。這就得不償失了。其實人生最大的障礙不是自己有缺點和過失,而是無法正確地面對自己的缺點和過失。
聰明的人能及時承認、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愚蠢的人不但不思改過,反而想方設(shè)法掩蓋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可是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一旦讓別人發(fā)現(xiàn)這些缺點、錯誤,并發(fā)現(xiàn)他總是文過飾非,沒有悔改之心,那么別人會遠離他,不再愿意和他多交往。
上一篇:《欲有二患》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欲速則不達》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