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譚學謳》原文與賞析
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于效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返,終身不敢言歸①。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淚相對,三日不食?!?sup>②(《列子·湯問》)
【注釋】 ①謳(ōu):歌唱。窮:盡。餞(jiàn):餞行,送別。衢(qú):大道。②韓娥:傳說中一位善歌的人。鬻(yù): 賣。 假:借, 籌 借。 欐 (lì):棟梁。
【譯文】 薛譚向秦青學習歌唱,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法,就自認為學完了,要求辭行秦青也沒有阻攔他。秦青在郊外的大道上為薛譚餞行,打著節拍悲聲歌唱,歌聲振蕩林梢,唱停了空中的行云。薛譚于是向老師謝罪,請求返回繼續學習,而且終生沒有再提及辭行一事。秦青轉身對同來送行的人說:“從前,歌者韓娥東去齊國,吃的糧食不夠了,經過雍門時,就賣唱籌糧。她離開之后,歌聲的余音還裊裊繞梁三日不絕,聽的人還以為她沒有走呢。經過一個旅店時,店主辱沒了她。韓娥因此長歌哀哭,全鄉的人聽了都傷心不己、淚眼相對,整整三天沒有吃飯?!?/p>
【感悟】 成語“余音繞梁”即源于此。可見音樂、歌曲的魅力。據載,孔子有“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之說。
有時,它們的力量又是巨大的,相當于千軍萬馬。如肖邦的愛國題材的鋼琴曲,我國抗戰類型的歌曲等。
上一篇:《蓄恩不倦,以一取萬》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虛己以游世》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