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風雨近重陽
【本書體例】
【原文】:
續潘邠老句
………………… 無奈黃花惱意香。
雪浪翻天迷赤壁,令人西望憶潘郊。
滿城風雨近重陽,不見修文地下郎。
想得武昌門外柳,垂垂老葉半青黃。
滿城風雨近重陽,安得斯人共一觴。
欲問小馮今健否,云中孤雁不成行。
【原文作者】:謝無逸
【原文出處】:
——蔡正孫《詩林廣記》后集卷十,中華書局1982年版425頁。
【詩話】:
1325 詩之有思,卒然遇之而莫遏,有物敗之則失之矣。故昔人言覃思、垂思、抒思之類,皆欲其思之來,而所謂亂思、蕩思者,言敗之者易也。鄭綮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唐求詩所游歷不出二百里,則所謂思者,豈尋常咫尺之間所能發哉!前輩論詩思多生于杳冥寂寞之境,而志意所如,往往出乎埃之外。茍能如是,于詩亦庶幾矣。小說載謝無逸問潘大臨云:“近日曾作詩否?”潘云:“秋來日日是詩思。昨日提筆得‘滿城風雨近重陽’之句,忽催租人至,令人意敗,輒以此一句奉寄。”亦可見思難而敗易也。(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二。《歷代詩話》本)
1326 苕溪漁隱曰:呂居仁云:“潘邠老嘗得詩云:‘滿城風雨近重陽。’文章之妙,至此極矣。后托謝無逸綴成篇云:‘病思王子同傾酒,愁憶潘郎共賦詩。’為此語也,”余觀謝無逸《溪堂集》云:“亡友潘邠老有‘滿城風雨近重陽’之句。今去重陽四日,而風雨大作,遂用邠老之句,廣為四絕。”然則居仁所云:后托無逸綴成前一聯詩,蓋非是也。無逸四絕,今錄三絕,云:“滿城風雨近重陽,無奈黃花惱意香。雪浪翻天迷赤壁,令人西望憶潘郎。”“滿城風雨近重陽,不見修文地下郎。想得武昌門外柳,垂垂老葉半青黃。”“滿城風雨近重陽,安得斯人共一觴。欲問小馮今健否,云中孤雁不成行。”(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六)
1327 《冷齋夜話》:“黃州潘大臨工詩,有佳句,然貪甚。東坡、山谷尤喜之。臨川謝無逸以書問:‘近新作詩否?’潘答書曰:‘秋來景物,件件是詩思,恨為俗氣所蔽翳。昨日清臥,聞境林風雨聲,遂起題壁曰:滿城風雨近重陽。忽催祖人至,令人敗意,止此一句,奉寄。’聞者莫不笑其迂闊。”(宋蔡正孫《詩林廣記》后集卷十)
1328 宋詩亦有單句不成詩者,如王介甫:“青山捫虱坐,黃鳥挾書眠。”又黃魯直:“人得交游是風月,天開圖畫即江山。”潘邠老:“滿城風雨近重陽。”雖境涉小佳,大有可議,覽者當自得之。(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四,《歷代詩話續編》本)
1329 宋二謝,無逸逸、幼槃,皆江西詩派中人。潘邠老亦派中人也。幼槃《竹友集》云:“邠老嘗作詩云:‘滿城風雨近重陽’,邠老亡后,無逸兄用此句足成四篇。今去重陽只數日,風雨不止,凄然有懷,作二絕句。念泉下二人不再作,不覺流涕覆面。詩云:“地下修文兩玉人,清詩傳世墨猶新。卻因風雨重陽近,獨立蒼茫淚一巾。”“阿兄溫潤玉介導,我友淡薄朱絲弦;只疑蟬蛻游人世,醉插茱萸若個邊。”邠老詩句至今藝苑流傳為重陽口實,而二謝同時有詩,迄無知者,因識之續成一則詩話,亦使邠老不寂寞也。集十卷:詩七卷,雜文三卷。文雅潔,楚楚有法度,不減其詩。(清王士禛《香祖筆記》。見清張宗楠輯《帶經堂詩話》卷六《題識類》)
詩話另見 0768
上一篇:《溪云初起日沉閣 山雨欲來風滿樓》詩詞名句鑒賞
下一篇:《漠漠帆來重 冥冥鳥去遲》詩詞名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