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察而任者昌,先任而察者亡》原文與賞析
夫擇圣以道,擇賢以德,擇智以謀,擇勇以力,擇貪以利,擇奸以隙,擇愚以危。事或同而觀其道,或異而觀其德,或權變而觀其謀,或攻取而觀其勇,或貨財而觀其利,或捭闔而觀其間,或恐懼而觀其安危。故曰:欲求其來,先察其往;欲求其古,先察其今。先察而任者昌,先任而察者亡。(《鑒才篇第二十四》)
【譯文】選擇圣人要看道義,選擇賢人要看德行,選擇智人要看計謀,選擇勇者要看力量,考察貪婪者要看在利益面前的態度,考察奸人要看他在有機會時的表現,考察愚人要看他在危急面前的作為。表現相同就要看他們的思想,思想不同就要看他們的德行,或者隨機應變看他們的智謀,或者用攻戰的辦法看他們的勇氣,或者給他們財貨而看他們在利益面前的態度,或者通過控制與放松來看他們在有機會時的表現,或者恐嚇他們而看他們態度的安靜與恐慌。所以說:要想知道他的未來情況,首先要反觀他的以往所為;要想探求他的過去情況,首先要考察他的現今表現。對人才首先考察清楚而后再任用的就昌盛;而首先任用之后再進行考察的就衰亡。
【評說】古人有關識才用人的遠見卓識值得今人學習借鑒。聯想到官員任命中普遍存在的“帶病提拔”現象,古人的教誨尤其值得汲取。一些官員所以能“帶病”而青云直上,就在于“先任而后察”的緣故。為了避免這種不正常現象,必須建立起嚴格的官員任前考察機制,實行一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約束和監督制度,實在太有必要了。
上一篇:《先學自正》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先當習技藝》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