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原文與賞析
西狩獲麟①,孔子曰:“吾道②窮矣!”《春秋》何以始乎隱③?祖之所逮聞也。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何以終乎哀③十四年?曰:備矣。(《春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
注釋
①麟:麒麟的簡稱,傳說中的神獸。②道:政治主張。③隱:魯隱公。④哀:魯哀公。
譯文
在西邊狩獵獲得麒麟后,孔子說:“我的政治主張到此為止了!”《春秋》為什么從魯隱公開始?是祖輩所能夠聽說到的。所看到的說法不一樣,所聽到的說法不一樣,所傳聞的說法也不一樣。為什么到魯哀公十四年時就結束?回答說:已經完備了。
感悟
亞里士多德曾說,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孔子也曾說過,“當仁,不讓于師。”所以說,要想獲得真知,就必須保持一種存疑的態度和獨立的精神,不懼權威,不拘舊說。
上一篇:《恬淡有趨舍之義,平安知禍福之計》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所謂樂者,人得其得者也》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