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原文與賞析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①。(《老子·二》)
【注釋】 ①斯:語氣詞。惡(è):丑。已:矣。
【譯文】 大家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么丑的觀念就產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么不善或惡(è)的觀念就產生了。
【感悟】 美與丑、善與惡是絕對的、對立的,又是相對的、統一的。因此生活中常有大丑若美、大惡若善的事。如古代女人的畸形小腳曾被美喻為“三寸金蓮”,而作為毒品的鴉片其實是一種醫藥。但美與丑、善與惡的原則或標準還是存在的。
《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原文與賞析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①。(《老子·二》)
【注釋】 ①斯:語氣詞。惡(è):丑。已:矣。
【譯文】 大家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么丑的觀念就產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么不善或惡(è)的觀念就產生了。
【感悟】 美與丑、善與惡是絕對的、對立的,又是相對的、統一的。因此生活中常有大丑若美、大惡若善的事。如古代女人的畸形小腳曾被美喻為“三寸金蓮”,而作為毒品的鴉片其實是一種醫藥。但美與丑、善與惡的原則或標準還是存在的。
上一篇:《天下治,仁圣藏》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