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原文與賞析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是在焉,從而舉之;非在焉,從而罰之。是以賢良遂進而奸邪并退,故一舉而能服諸侯。(《韓非子·說疑》)
【注釋】是:合法,正確。非:不合法,錯誤。并:通“摒”,排除。
【譯文】選拔人才時,對內不因關系密切而有意地回避自己的親屬,對外不因個人私怨而惡意地排除自己的仇敵。正確的言行出現在誰身上,馬上就提拔誰;違法的言行出現在誰身上,馬上就懲罰誰。所以,賢能的人就得到了進用而奸邪的人只會被斥退,這樣君主一有舉動就能使天下各路諸侯都服從。
【評說】法家思想中積極性的一面如果能夠得到發(fā)揚光大,對促進社會走上良性循環(huán)也有很大意義。歷代清官所具有清正廉潔、公正無私、嫉惡如仇、不避權貴等等品行,正可以看做是對法家思想中的積極精神的繼承和發(fā)揚。
上一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內和外順,禮樂之道》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