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可知,而不可為》原文與賞析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①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②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形篇第四》)
【注釋】①九地:極言深不可測。②九天:極言高不可及。
【譯文】孫子說:過去善于用兵打仗的人,總是首先創造使自己不被敵人戰勝的條件,然后等待戰勝敵人的時機。使自己不被敵人戰勝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能否戰勝敵人,在于敵人是否給了自己可乘之機。因此,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能使自己不被戰勝,而不能使敵人一定為我所勝。所以說:勝利可以預知,但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不能強力而為。當我不能戰勝敵人時,就應進行防守;可以戰勝敵人時,就采取攻勢。防守是因為取勝條件不足,進攻是因為我方取勝條件充裕。善于防守的人,兵力隱藏于深不可測之地;善于進攻的人,兵力行動猶如從天而降,使敵人無從防備。因此,這樣既能夠保全自己,又能取得完全的勝利。
【評說】人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不會從天而降。付出與收獲是成正比的,雖然這種收獲或許不是立竿見影,但只要充分地準備,不懈地堅持,幸運之神終將會給你帶來好運。
上一篇:《勝則與眾分善》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勝民之為道,非天下之大道》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