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憂天》原文與賞析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無所寄,廢寢食者①。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無處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dāng)墜邪?”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其人曰:“奈地壞何?”曉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無處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釋然大喜,曉之者亦釋然大喜②。
長廬子聞而笑之曰:“虹霓也,云霧也,風(fēng)雨也,四時也,此積氣之成乎天者也。山岳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積形之成乎地者也。知積氣也,知積塊也,奚謂不壞? 夫天地,空中之一細物,有中之最巨者,難終難窮,此固然矣;難測難識,此固然矣。憂其壞者,誠為太遠;言其不壞者,亦為未是。天地不得不壞,則會歸于壞。遇其壞時,奚為不憂哉?”③
子列子聞而笑曰:“言天地壞者亦謬,言天地不壞者亦謬。壞與不壞,吾所不能知也。雖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來不知去,去不知來。壞與不壞,吾何容心哉?”④(《列子·天瑞》)
【注釋】 ①杞(qǐ)國: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在今河南杞縣。無:原文為“亡”(wú),下同。②躇(chú)步跐(cǐ)蹈:躇步,走來走去;跐,踩;蹈,頓足。③長廬子:戰(zhàn)國時道家人物。認(rèn)為天是由氣所生,天又化生云霧、風(fēng)雨等,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④彼一、此一:天地會崩墜就崩墜,天地不會崩墜就不崩墜;崩墜了,與天地同滅,不崩墜,與天地同存。想也白想,憂也白憂,徒增煩惱。容心:放在心上。子列子:對道家人物列子、列御寇的尊稱。
【譯文】 杞國有個人擔(dān)心天塌地陷,沒有地方藏身,整天吃不下、睡不著。有一個關(guān)心那位憂天的人前去開導(dǎo)他,說:“天,是積氣形成的;空中的積氣無處不在。你伸縮肢體、有呼有吸,整天在空氣中運動,怎么擔(dān)心積氣會崩塌、墜落呢?”憂天的人說:“天是由積氣形成的,不會墜落;日月星辰不會墜落嗎?”開導(dǎo)的人答道:“日月星辰,不過是積氣中有光亮的東西罷了,即使墜落了,也不會傷害人?!睉n天的人又說:“地要塌陷了呢?”開導(dǎo)的人答道:“地是由土塊積累形成的,東西南北,處處都是土塊形成的土地。你徒步頓足,整天在地上行走,怎么會擔(dān)心它會塌陷呢?”憂天的人聽了,放心地笑了,開導(dǎo)的人因為開導(dǎo)成功也放心地笑了。長廬子聽了,笑著說:“彩虹、云霧、風(fēng)雨、四季等,是天積聚無形的氣而形成的;山岳、河海、金石、火木等,是地積累有形的物而形成的。明白了天是由積氣而產(chǎn)生的,地是由積形而形成的,為什么說它們不會崩墜呢? 天地,是宇宙空間中的一個小東西,是我們所能看到的最大的東西,因此難以窮盡、難以認(rèn)識是很自然的事。擔(dān)心它們會崩墜,實在太遙遠了;說它們不會崩墜,也是不對的。天地必然會崩墜,崩墜是它們的結(jié)果。待到它們崩墜時,怎么會不憂心呢?”列子聽了他們的話,笑道說:“預(yù)言天地會崩墜的,荒謬;堅稱天地不會崩墜的,也荒謬。天地崩墜不崩墜,不是我們有限的生命所能夠知道的。既然這樣,天地會崩墜就崩墜吧,天地不會崩墜就不崩墜吧。因為活著的不知道死后的事,死了的不知道活著的事;未來不知道過去的事,過去不知道未來的事。天地崩墜不崩墜,我們?yōu)槭裁匆旁谛纳夏?”
【感悟】 杞人憂天這則故事,表達了我國古代思想家對于人類終極命運的關(guān)懷和思考。
天地永遠不會塌陷嗎? 向上拋的物體因受重力影響,永遠都會落下來嗎?——一萬次都落下來了,那一萬零一次呢? 一億次都落下來了,那一億零一次呢?不會發(fā)生意外嗎?
這就是人類偉大的懷疑主義思想。
可惜的是,在這則寓言故事里,作者從懷疑主義走向了虛無主義。
上一篇:《曲則全,枉則直》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杞人憂天地崩墮廣言》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