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暴者,皆亡國者也》原文與賞析
仁者,慈惠而輕財者也;暴者,心毅而易誅者也。慈惠,則不忍;輕財,則好與。心毅,則憎心見于下;易誅,則妄殺加于人。不忍,則罰多宥赦;好與,則賞多無功。憎心見,則下怨其上;妄誅,則民將背叛。故仁人在位,下肆而輕犯禁法,偷幸而望于上;暴人在位,則法令妄而臣主乖,民怨而亂心生。故曰:仁暴者,皆亡國者也。(《韓非子·八說》)
【注釋】毅:嚴酷,殘忍。與:施與,施舍。見:同“現”。宥(yòu):寬容。偷幸:僥幸。
【譯文】仁愛的人,是心地慈愛寬厚而看輕錢財的人;殘暴的人,是內心殘忍而輕率地懲罰別人的人。心地慈愛寬厚,就下不了狠心;看輕錢財,就喜歡施舍。內心殘忍,憎恨別人的心思就會暴露給臣下;輕率地懲罰別人,那么肆意殺戮的事情就會降臨到人們頭上。下不了狠心,那么在執行刑罰時就會過多地采取寬大赦免措施;喜歡施舍,那么在獎賞時就會有很多沒有功勞的人也得到賞賜。憎惡別人的心思暴露出來,臣下就會怨恨君上;肆意殺戮,民眾就會背叛君主。所以仁愛的人處在君位,民眾就會肆無忌憚而輕易地違犯法律禁令,懷著僥幸的心理而指望從君主那里得到非分的獎賞;殘暴的人處在君位,法令就會被亂施濫用,而臣下和君主之間就會離心離德,民眾怨聲載道,這樣叛亂的想法自然就產生了。所以說:仁愛的人和殘暴的人,都是使國家滅亡的人。
【評說】韓非的這種想法過于極端,歷史事實告訴我們國富民強時代的君王總是以國家和民眾的利益為重,從而使得整個國家有了長足的發展;單純地依靠刑罰來役使百姓只會適得其反。
上一篇:《仁則愛人,信則不欺》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仁愛洽于下,信義服鄰國》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