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者人之所蹈,德者人之所得》原文與賞析
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道者人之所蹈①,德者人之所得,仁者人之所親,義者人之所宜,禮者人之所體,不可無一焉。故夙②興夜寐③,禮之制也;討賊報仇,義之決也;惻隱④之心,仁之發也;得己得人,德之路也;使人均平,不失其所,道之化也。(《下略》)
【注釋】①蹈:履行。②夙:早。③寐:睡。④惻隱:憐憫。
【譯文】道、德、仁、義、禮,五者是一個整體。道是人們所應遵循的,德是人們從道中所得到的,仁是人們所親近的,義是人們所應做的,禮是人們的行為規范,這五條缺一不可。所以,起居有節,是禮的約束;討賊報仇,是義的決斷;憐憫之心,是仁的發端;修己安人,是德的途徑;使人均平,各得其所,是道的教化。
【評說】道、德、仁、義、禮是我國古代社會思想上層建筑的重要內容。古代思想家一致認為倫理道德、禮儀法規是“天道”的演化。雖然有其不可避免的認識局限性,但他們告誡人類要敬畏大自然(天道),保護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這是頗有遠見的。猶如“天人合一”古老哲學命題一樣,盡管人們對它的認識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就是要求人類的行為必須符合天的“意志”,或者說要尊重客觀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在如何認識和對待傳統思想觀念的問題上,堅持一種科學和辯證的態度是極其必要的。
上一篇:《道由心悟》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道貴制人,不貴制于人》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