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貴制人,不貴制于人》原文與賞析
夫道貴制人,不貴制于人。制人者,握權;制于人者,遵命也。制人之術,避人之長,攻人之短;見①己之所長,蔽己之所短。故獸之動,必先爪牙;禽之動,必先觜距②;螫蟲③之動,必以毒;介蟲④之動,必以甲。夫鳥獸蟲豸⑤尚用所長以制物,況其智者乎!(《數有探心篇第九》)
【注釋】①見:同“現”。②觜(zuǐ)距:禽鳥的嘴和爪甲。③螫(shì)蟲:尾部有毒針可刺人的蟲類。④介蟲:有甲殼的蟲類。⑤豸(zhì):本指無足之蟲,后亦泛指蟲類。
【譯文】用兵打仗的規律,最重要是控制敵人,而不是被敵人所控制。控制住敵人,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被敵人所控制,就只能俯首稱臣,任人擺布。控制敵人的方法,就是避敵之長,攻敵之短;揚己之長,克己之短。所以,野獸攻擊必先張牙舞爪,猛禽攻擊必先嘴爪并用,螫蟲攻擊必然以毒刺螫人,甲蟲攻擊必然利用其甲殼。鳥獸蟲豸之類動物尚且知道利用自身長處來對付他物,何況有智謀的人呢?
【評說】不能被動地受敵人擺布,而要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成為“敵之司命”。這不僅是取得勝利的重要條件,也是指導戰爭的重要原則。正如沒有常勝的將軍,世上也無十足的完人;所謂常勝之人不過是善于揚長避短、少犯錯誤而已。
上一篇:《道者人之所蹈,德者人之所得》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遯庵文集序》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