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原文與賞析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①。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智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②。(《老子·三》)
【注釋】 ①尚賢:崇尚賢能,并授予爵祿或予以名利。②是以:因此。為無為:以無為方式而為。
【譯文】 不崇尚賢能并予以名利,人們就不會競相爭奪;不珍貴難得的東西,人們就不會去盜竊;不見想要的東西,人們就不會心迷意亂。因此圣人施行政治,就是要讓人們心胸開闊、溫飽無憂、思想簡單、身體健壯。常使人們不存虛偽欺詐的心智和侵占的欲念。使有虛偽欺詐心智的人不敢妄為。以自然無為的方式施政,則沒有什么治理不好的。
【感悟】 現在物質豐富了,人心也大了。每天睜開眼就是琳瑯滿目、花花綠綠的世界,“不見可欲”不容易了。問題是怎樣能夠見到“可欲”心不亂?
上一篇:《不要私藏財物》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不誠無物》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