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門墻桃李
【溯源】
(1)春秋·孔丘弟子《論語》:“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p>
(2)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夫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春樹蒺藜,夏不可采其葉,秋得其刺焉。”
【釋義】
門墻:指師長之門;桃李:比喻后進者或學生。也稱他人的學生。
【故事】
子貢,春秋時衛國人,姓端木,名賜,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之一。魯國大夫孫武叔曾在朝中向其他大夫說:“看來子貢要比他老師強些?!边@話傳到了子貢的耳朵里,他就說:“譬之宮墻,賜之墻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指孔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指孫武叔)之云,不亦宜乎!”大意是:“比方拿住宅四周的圍墻來說:我家的圍墻,才肩頭那么高,從墻外向里一望,屋子里有什么比較好的東西,誰都能全部看得清清楚楚;而我老師家的圍墻卻有幾仞高(周制七尺為一仞),要是找不到大門、走不進去,就根本沒法看到里面祖廟的雄偉美觀,各種房屋的富麗堂皇。不錯,有幸而從我老師的大門走進去的人,恐怕是不多的。這樣看來,武叔他老人家說出那樣的話,不是也難怪嗎?”子貢這段話是說自己的品德學問都很膚淺有限,哪里能同他高深淵博的老師相比呢?
后來,人們就稱師門為“門墻”。形容初步學得一點東西,叫作“入門”。
至于“桃李”,也有典故?!墩f苑》的《復恩篇》中記載了這么一段故事:陽虎在衛國犯了罪,便逃離衛國投奔了晉國趙簡子。他對趙簡子懊惱地說:“今后我再也不培養人了。”
趙簡子問:“為什么?”
陽虎說:“坐在廳堂上判事的人一半以上是我培養的,朝廷的官吏、邊境的將軍,經我薦舉的也都在一半以上??墒乾F在,堂上之人叫國君冷落我,朝中之吏叫大伙兒仇視我,邊境之士叫軍隊搜捕我。”
趙簡子說:“春天種下桃李樹的人,夏天可以在它的綠蔭下乘涼休息,到秋天還可以有果子吃;而春天種蒺藜的人,夏天既不能采摘它的葉子吃,到秋天它們還會長出許多刺來刺人?,F在看來,你所植的都是蒺藜。以后一定要先擇對象,而后加以培植,不要先培植,后選擇?!?/p>
把“桃李”比喻為培植的優秀人才。
【智慧語林】
物有陰陽,人有優劣。擇人,一定要了解每一個人的性格特征、發展潛質、智力優勢和個人愛好,有目的地去培養,而不是盲目地培養。特別是,要看透選擇對象的本質,要知道,你傾力打造、輔佐的可能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也有可能制造出“聲色犬馬紈绔兒,禍國殃民敗家子?!?/p>
上一篇: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典故故事|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釋義
下一篇:隔岸觀火典故故事|隔岸觀火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