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
“川”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條河流,中間的五個點表示河流中的漩渦。金文有所簡化,但大體相同。小篆的形體和金文相似。隸變后楷書寫作“川”。
《說文·川部》:“川,貫穿通流水也。如《虞書》曰:‘濬く巜,距川。’言深く巜之水會為川也。凡川之屬皆從川。”(川,使水貫穿通流。《虞書》說:“濬(jùn)く(quǎn)巜(kuài)距川。”是說深深地疏通畎澮之類的田間水溝,使它們會合成為大川。大凡川的部屬都從川。)
“川”的本義為河流。如《詩經·小雅·天保》:“如川之方至。”意思是像河流奔涌而來。
河流流經之地,往往容易形成廣闊平坦之地,故引申為平野、平地。如成語“一馬平川”,指的是能夠縱馬疾馳的一片廣闊平地,即廣闊的平原。
“川”是個部首字。凡由“川”組成的字大都與水有關。如“州”、“邕”、“巟”等字。
上一篇:《爾》字義,《爾》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爾》
下一篇:《差》字義,《差》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