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恥用玉爵》注釋,意譯與解說
昔者趙王得于闐①之玉以為爵②曰:“以飲有功者。”邯鄲之圍解③,王跪而執爵進酒,為魏公子壽。公子拜,嘉焉。故鄗④南之役,王無以為賞,乃以其爵飲將士,將士飲之皆喜。于是趙人之得爵飲,重于得十乘之祿。及其后,王遷以爵爵嬖人⑤之舐痔者。于是秦伐趙,李牧⑥擊卻之,王取爵以飲將士,將士皆不飲而怒。故同是爵也, 施之一不當則反好以為惡, 不知寶其所貴而已矣。
——《郁離子·麋虎》
【注釋】
①于闐 (tian): 古西域國名, 在今新疆和田一帶, 產美玉。②爵:古代的一種酒杯。③邯鄲之圍解:事見《史記·信陵君列傳》:“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趙長平軍,又進兵圍邯鄲。”邯鄲,趙國國都。④鄗 (hao): 古地名, 戰國時屬趙。⑤嬖 (bi)人: 受寵愛的人。⑥李牧:戰國末趙將,趙王遷三年率軍大破秦軍,因功封武安君。事見《史記·趙世家》
【意譯】
從前趙王得到一塊于闐美玉并制成玉爵, 趙王說: “用它來為有功者祝酒。”邯鄲之圍解除后,趙王跪捧著玉爵向魏公子敬酒。魏公子施禮答謝,對玉爵大加贊美。所以鄗南之役后,趙孝成王沒有別的賞賜,就用玉爵為有功將士敬酒,眾將士都非常高興。因此,趙國人把用玉爵喝酒,看得比得到十乘的俸祿還貴重。等到后來,趙王遷卻用這只玉爵賜酒給為他舔過痔瘡的受寵的小人喝。因此,當秦國攻打趙國被李牧率兵擊退后,趙王再用這只玉爵為將士敬酒,眾將士被激怒,誰也不喝。所以同是這只玉爵,使用一不得當,反把好事變成壞事, 這是由于不懂得珍惜寶貴的東西罷了。
【解說】
劉基寓言中有不少是講用人之道的,此為一則。如果我們暫時撇開“為封建統治服務”的思路,對寓言作深層的探究,就會獲得某種超越時空的啟迪。同一玉爵,“施之一不當,則反好以為惡”,原因何在?在幽穆王即位之前,玉爵是用來犒賞于國有功之人的,因此玉爵乃榮譽的象征,而趙國人也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念:把用玉爵喝酒看得比得到十乘俸祿還貴重。當幽穆王用玉爵斟酒犒勞給他舔痔瘡的宦官后,玉爵也就失去了原先的歷史內涵和象征意義,榮譽淪為恥辱。仍是用玉爵斟酒,“形式”不變而“內容”截然相反了。劉基創作寓言,時用對比手法,此篇即是成功一例。在兩類君主形象和玉爵兩種命運的對比之中,劉基的人才觀價值觀深刻地表現出來。自然,這種表現是含蓄的。劉基筆下李牧諸將士恥用玉爵之舉,不正寄寓著劉基本人對幽穆王們寵愛諂媚小人的憤慨和鄙夷之情么?
【相關名言】
用得正人,為喜者皆勸;誤用惡人,不善者皆競進。
——吳競
上一篇:《呂不韋·穿井得一人》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王明清·蒼舒孤寒》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