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墦①間乞食》注釋,意譯與解說
齊②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③出,則必饜④酒肉而后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 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 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 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⑤瞷良人之所之也。”早起,施⑥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 乞其余; 不足, 又顧而之他, 此其為饜足之道也。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⑦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⑧從外來,驕其妻妾。
——《孟子·離婁下》
【注釋】
①墦:墳墓。②齊: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東北部。③良人:丈夫,男人。④饜(yan):飽,吃飽。⑤瞷(jian):偵探、窺視。⑥施(yi):斜曲著走。⑦訕:責罵,說笑。⑧施施:洋洋得意的樣子。
【意譯】
齊國有一個人,和他的一妻一妾同住在一起。這個男人每天外出,總是吃飽了酒肉才回來。他的妻子問他一起吃的是些什么人,他說都是些富貴的人。他的妻子告訴他的妾說:“我們丈夫天天外出,總是吃飽了酒肉才回來,問他與誰一同吃,他說都是些富貴的人,可是卻從來沒有看見有什么尊貴的人到我們家來。我打算去偵察一下他到底去什么地方了。”第二天一早,她便曲曲斜斜地跟在丈夫背后,走遍了全城,沒有見到一個人站下和他丈夫講話。最后走到城東亂墳地里,只見她丈夫,向祭掃墳墓的人乞討剩下來的酒菜;不夠吃,又東張西望到其它地方去討,這就是他飽吃酒肉的辦法啊!他的妻子回到家,告訴他的妾說:“丈夫,是咱們指望終身依靠的呀,現在像他這樣,怎么能靠得住!”說完與他的妾一起責罵起她們的丈夫,兩人一起在院子里哭泣。可是,她們的丈夫卻不知道,得意洋洋地從外面回來,仍然在妻妾面前夸耀自己。
【解說】
假如那位齊人的妻妾少了點心機,不去實地偵察一番,恐怕一輩子都會以為她們的丈夫在外面大富大貴。但一旦西洋鏡被戳穿,她們的丈夫不過是一個不名一文,靠東討西乞,騙得幾杯殘羹剩酒的賤儒,她們怎能不抱頭大哭。阿Q有句名言,叫做“我先前比你闊多了”。他是用一種自欺欺人的方式來達到內心的自慰,而自慰的結果使他忘記了自己的現實處境,最終造成了他精神上的麻木不仁。阿Q的命運是可悲的,不過,如果將齊人比之于阿Q, 齊人不僅可悲, 而且還讓人可厭。齊人并非不明白自己的現實處境, 但是由于他一心追求腹中之欲,因而連最起碼的人的自尊都不要了。他可以在富人面前搖尾乞憐,一副實足奴才相,但是一旦回到家里,卻眉飛色舞, 又擺出一副驕狂的架子。如果說阿Q更多的是無意識的自欺,那么齊人就是有意識的欺人。如果齊人明打明地亮出乞食的牌子,甚至討些東西拿回來養家活口,倒也不失坦蕩磊落的乞丐風儀,而如今做了乞丐,卻偏要冒充高貴,而且竟然還要在自己的妻妾面前充好漢,這就令人作嘔了。阿Q的愚蠢、麻木自然讓人痛心,而齊人的虛偽、狡詐和無恥更應受到批判。古往今來,類似齊人這樣,做了婊子還要樹牌坊的人物實在是屢見不鮮的,這也是人性異化的一種悲哀。孟子用一則小故事,活畫出了戰國時代一位昏夜氣衰而白晝驕人的利祿之徒的丑態,他同時也給后世提供了一面鏡子,使那些利祿熏心偽君子可以從中照出自己的丑惡真相來。
【相關名言】
衡量人的真正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會發覺的時候作些什么。
——法國·孟德斯鳩
追求被人尊敬的, 是不值得受到尊敬的。
——瑞典·諾貝爾
上一篇:《浮白齋主人·堵子助陣》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莊周·大冶鑄金》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