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產晨出》注釋,意譯與解說
鄭子產晨出,過東匠①之閭,聞婦人之哭,撫其御之手而聽之。有閒②,遣吏執而問之,則手絞③其夫者也。異日,其御問曰:“夫子何以知之?”子產曰:“其聲懼。凡人于其親愛也, 始病而愛, 臨死而懼, 已死而哀。今哭已死, 不哀而懼, 是以知其有奸也。”
—— 《韓非子·難三》
【注釋】
①東匠:鄭國地名。②有閒:同“有間”,過了一會兒。③手絞親手絞殺。
【意譯】
鄭國的大臣子產有一天早晨出來,經過東匠之閭時,聽到一個婦人哀哭的聲音,便按住駕車人的手,示意停車。隔了一會兒,他派官吏把那位婦人抓來審問, 原來她是個親手絞死丈夫的人。后來有一天, 他的駕車人問道:“先生,您是怎么知道她親手絞死了丈夫的?”子產回答說:“她的哭聲很恐懼。所有的人對于他們親愛的人,剛病時憂愁,臨死時恐懼,死后悲哀。現在,這位婦人哭她已經死去的丈夫, 并不悲哀而是恐懼, 所以, 知道她有奸情。”
【解說】
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本質都要通過這樣或那樣的現象表現出來,不表現為一定現象的純粹本質是不存在的。在這則寓言中,子產之所以能發現那位婦人的奸情,其原因就在于他從那位婦人與眾不同的哭聲中,察覺到了隱藏著的心理真實。因此,這則寓言故事向人們指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善于觀察的人,可以從細微之處發現重大問題,透過表現現象看到本質。當然,對每一個現象的正確分析與判斷,總是以豐富的經驗與學識為其基礎的。太陽東升西落,這是人們經常看到的現象,但如果據此就認為太陽是環繞地球旋轉的,那就會重犯古人的錯誤。因此,在遇到某一個重要的現象時,一是不可能輕易放過,二也不能草率從事,輕易作出結論。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相關名言】
現象是本質的。
——德國·黑格爾
無中不能生有,無縫的石頭流不出水來。
——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上一篇:《劉基·夜貍取雞》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劉基·子余知人》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