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夜貍?cè)‰u》注釋,意譯與解說
郁離子居山,夜有貍?cè)∑潆u,追之,弗及。明日,從者獲其入之所,以雞,貍來而縶①焉。身縲②而口足猶在雞,且掠且奪之,至死弗肯舍也。郁離子嘆曰:“人之死貨利者,其亦猶是也夫!”
——《郁離子·虞孚》
【注釋】
①縶(zhi):捆縛。②縲(lei):本是捆縛犯人的繩子,這里是被捆的意思。
【意譯】
郁離子居住在山中,夜間有只野貓來偷他家的雞,發(fā)現(xiàn)后去追趕但沒追上。第二天,仆人找到了野貓出入的場(chǎng)所,就用雞作誘餌,待野貓一來就用繩子捆住它。野貓被捆后,嘴里仍然咬、夾著雞,仆人邊打邊搶,野貓至死也不肯放下雞來。郁離子感嘆道:“貪財(cái)而死的人大概也像這只野貓吧!”
【解說】
在《郁離子·玄豹》中有“麝智”一章,寫麝急抉臍, 忍痛割愛, 以犧牲局部利益來維持自己的生命,我們現(xiàn)在讀到的這則寓言中的“貍”則要雞不要命,恰與“麝”形成鮮明比照。取雞是野貓的本性,就像狗改不了吃屎一樣;野貓偷雞是為了活命,只是偷是極可惡的,既然活命是第一需要,那么,其他方面就應(yīng)淡化點(diǎn)。俗話有“狡猾的狐貍”,又有“狐貍再狡猾也逃不過好獵手”,這兩句俗話放在一起就比較完整地表述了野貓——貍的“優(yōu)勢(shì)”和“劣勢(shì)”,郁離子居山看到的是野貓的“劣勢(shì)”。以雞為誘餌引野貓上鉤,這是“獵手”的智慧,畢竟略高一籌。野貓被縛后的情狀極有意思:“身縲而口足猶在雞,且掠且奪之,至死不肯舍也。”貪婪成性以至于不顧身家性命,這就忘了偷雞活命的本意。舍本逐末,也是一種異化。死貍是不能品味雞肉之鮮美的。此貍足為貪婪成性, 舍本逐末者戒!
【相關(guān)名言】
對(duì)一種特定對(duì)象的強(qiáng)烈欲望, 使靈魂看不見其余一切。
——古希臘·德謨克利特
因?yàn)樨澬牟蛔愕木壒剩?反而失去他們?cè)械募寄堋?p>——英國·莎士比亞
上一篇:《沈起鳳·壯夫縛虎》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韓非·子產(chǎn)晨出》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