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處女遇盜》注釋,意譯與解說
處女嬰寶珠①,佩寶玉,負戴黃金,而遇中山之盜也②。雖為之逢蒙視③,詘要橈腘④,若盧屋妾⑤,由將不足以免也⑥。
——《荀子·富國篇》
【注釋】
①嬰:系在脖子上。②中山:即山中。③逢蒙:夏代的善射者。④詘要:通“屈腰”,即彎腰。橈腘(nao guo):曲膝。橈,通“撓”,曲。腘,膝窩。⑤若盧屋妾:若,像。一作“君”。盧屋,即“廬屋”,居室的泛稱。盧屋妾,屋里役使的婢妾丫環。⑥由:同“猶”,還。
【意譯】
有個少女,脖子上掛著閃閃發光的珍珠項鏈,腰間佩戴著玉環,渾身珠光寶氣,肩上還背著黃金,一路步態輕盈地在山路上行走,不料半路上鉆出了強盜。強盜看見滿眼的珠玉黃金,眼里射出了貪婪的光,馬上持刀搶劫。少女被這突來的災禍嚇懵了,雙眼不敢正視強盜,雙膝著地,下跪求饒,卑怯得像人家屋里的奴婢一樣, 但還是免不了被殺的命運。
【解說】
殘暴的強盜看中了少女的黃金首飾,不管少女怎樣哀求,錢財被擄,少女香消玉殞的結果總是免不了的,原因只有一個:少女打不過強盜。面對強暴,眼淚與下跪絕對救不了自己,向大張著血盆大口的老虎下跪乞求毫無用處,唯一的辦法是站起來抵抗,才會有從老虎口邊生還的一線希望。
【相關名言】
砥柱中流障怒濤, 折沖千里獨賢芬。
——侯克中
一苦一樂相磨煉, 練極而成福音, 其福始久。
——洪自誠
上一篇:《呂不韋·因噎廢食》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江盈科·天氣不正》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