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鸞鳳和鳴》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鸞鳳和鳴:luán fèng hè míng
詞源:《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謂: 鳳凰于飛, 和鳴鏘鏘, 有媯之后, 將育于姜。五世其昌, 并于正卿。八世之后, 莫之與京。’”
詞由:公元672年陳國殺死了御寇,他的同黨公子完就是敬仲, 逃到齊國避難去了。陳國有一個大夫懿氏, 就向他的妻子占卜一下, 看看敬仲到齊國去將會是什么樣的命運。他的妻子就把占卜的情況告訴他: 他們夫妻兩人到齊國去, 恰如鳳凰同飛相和而鳴的聲音, 就象金屬敲打那么好聽。他們生活在陳國, 生育在齊國, 到五世必興旺,要位列正卿, 到八世后, 就沒有再比他大的了。
詞義: 鸞鳥和鳳凰相和鳴叫。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 鳳: 鳳凰,雄的叫鳳, 雌的叫凰; 鸞鳳.比喻夫妻; 和: 應和; 鳴: 鳴叫。比喻夫妻關系非常恩愛。
書證: 金·白樸《梧桐雨》第一折:“夜同寢, 晝同行,恰似鸞鳳和鳴。”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一回:“嫦娥舉杯白百花仙子道:‘仙姑既將仙釀祝壽, 此時鸞鳳和鳴, 百獸率舞,仙姑何不趁此也發個號令, 使百花一齊開放, 同來祝壽?’”
上一篇:成語《雞犬新豐》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黃耳傳書》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