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非寓言·白鷺與埃及獴》寓言賞析
在某一個樹林子里,有一棵無花果樹,上面住著一群白鷺。在這棵樹的樹洞里,住著一條黑蛇。 白鷺的小雛還沒有長出翅膀來的時候,它把它們吞掉,就這樣過著日子。有一只白鷺, 因為兒女都給蛇吃了,灰心喪氣,跑到一個池子上邊去,流了很多眼淚,垂著頭,站在那里。一只螃蟹看到它這樣子,對它說道:“叔叔呀!你今天為什么這樣痛哭呢?”白鷺說道:“親愛的! 我要怎么辦呢,我這一個倒霉的家伙?我自己的兒女,還有我那些親屬的兒女,都給住在這一棵無花果樹的樹洞里的那一條蛇吃掉了。這些不幸的事情很使我傷心,我就哭起來了。因此,請你告訴我,有沒有一個辦法把它消滅掉呢?”聽了這話以后,螃蟹就在心里琢磨起來:“這是我們這一族的天生的仇人。因此,我要告訴給它一個又真實又詭詐的方法,好讓其他的白鷺也都死掉。”……于是它說道:“叔叔呀!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就把一塊塊的魚肉從埃及獴的窩門口一路丟起,一直丟到蛇洞那里;這樣,那埃及獴就可以沿著這一條路走了來,把蛇吃掉。”這樣作了以后,那只埃及獴果然跟著魚肉塊追蹤而來, 它不但把那一條惡蛇吃掉,連在樹上搭窩的白鷺也都一只一只地給它吃下去了。
——《五卷書》(同上)
讀這篇寓言,我們感到白鷺愚昧,螃蟹詭詐。白鷺的愚昧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當它的兒女被蛇吃掉時,它去請教把它看做仇敵的螃蟹;二是它只想到魚塊能引誘埃及獴來吃蛇,沒有想到埃及獴吃了蛇后還可以吃自己。螃蟹的詭詐也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白鷺明明是它的仇敵,但當白鷺流淚的時候,它卻喊白鷺為“叔叔”,并且裝著關心的樣子問白鷺為什么痛哭;二是當螃蟹明白了原委之后,想出了一個“又真實又詭詐的方法”(所謂“真實”,即真的可除去蛇;所謂“詭詐”,即同時又可除去白鷺)使白鷺上當,從而除掉自己的仇敵。
這篇寓言的主要寓意是:事物都有兩面,不能只看一面。用魚肉塊引誘埃及獴吃蛇,固然對白鷺有利,但這只是事物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埃及獴吃了蛇之后還會吃白鷺。白鷺頭腦簡單, 只看到對自己有利的一面,根本沒有看到對自己不利的一面,犯了片面性的錯誤。——這就是白鷺演悲劇的根本原因。寓言要求全面地看問題,反對片面性,是符合辯證法的。
這篇寓言還有一層寓意: 不要向你的仇敵請教辦法。基于自身的利害,敵對的一方不會向另一方提供有利于對方的辦法。白鷺不知此理,哭著向螃蟹討辦法,終于中了螃蟹的詭計。
伏筆巧妙,是這篇作品藝術上的成功之處。故事開頭說“有一棵無花果樹,上面住著一群白鷺。在這棵樹的樹洞里,住著一條黑蛇。”點出白鷺和黑蛇同住一棵樹上,似乎是“閑筆”,但到結尾處,“那只埃及獴果然跟著魚肉塊追蹤出來,它不但把那一條惡蛇吃掉,連在樹上搭窩的白鷺也都一只一只地給它吃下去了。”我們才恍然大悟, 原來“閑筆”不閑,如果不點明白鷺和蛇同住一棵樹上,那么它們都被埃及獴吃掉的結局,就不合情理了。這種貌似“閑筆”的“伏筆”,乃是最巧妙的伏筆。翻譯家林琴南說;“伏筆茍使人知,亦不稱妙”,須得“無意閱過,當是閑筆,后經點明,方知是有用意”才是妙筆。(《春覺齋論文》)
上一篇:《中國寓言·病忘》寓言賞析
下一篇:《中國寓言·百發百中》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