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名作《蘇叔陽·故土》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作者簡介 (見“丹心譜”條)
內容概要 新華醫院的女醫生袁靜雅在北京火車站徘徊了三個鐘頭,也沒有接到從外地調回北京工作的老同學白天明。沒有買到當日車票的白天明深夜下了火車后,把路上遇到的一位患尿路結石的姑娘送到了醫院。白天明的老師袁亦方、魏旭之為他的歸來擺酒接風。席間,袁亦方見女兒袁靜雅歸來,問她和院長談了什么,靜雅不無諷刺地說:“我祝安適之一路順風。”安適之是她離了婚的丈夫,未來院長的候選人。院長林子午找白天明談話,白天明坦然地談了他對老同學安適之的看法,這時林子午的老朋友、安適之過去的岳父袁亦方闖進來,提醒林院長安適之是有名的風派人物。林子午在查房中,看到醫院工作渙散、衛生極差,大為光火,決心認真整頓一番。林子午因血壓升高住進了醫院。此間,院黨委委員、醫務處主任安適之在副院長鄭柏年和黨委副書記孟憲東的支持下,雷厲風行地進行了一次規章制度大檢查。院風立即有了明顯改觀。鄭柏年向老同學白天明透露了要搞一個現代化中西醫結合的醫院管理方案的想法,并把提綱拿給他看。對此白天明極為贊賞,并表示要鼎力相助。白天明雖歸來不久,但其高超的手術技術受到了同行和患者的稱道。一天下班途中,他被那位患尿路石的姑娘“劫”到飯店。交談中,他得知她叫葉倩如,26歲,是電影樂團的大提琴手。安適之求白天明同袁靜雅談談,以消解她對安適之的仇恨,還說袁靜雅一直愛著白天明。這番話弄得白天明心里很不是滋味。袁靜雅向白天明講述了她和安適之分手的原因,使白天明對安適之的惡劣品質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躺在病床上的林子午對選接班人問題頗為躊躇。上級領導極力向他推薦安適之,他也承認這個年輕人確有非凡的能力,但他覺得安適之身上多了點什么,又少了點什么,具體的又說不清。袁靜雅病了,當她從昏睡中醒來時,發現照顧她的是白天明和一位姑娘。那姑娘就是葉倩如。袁靜雅看到他倆在一起,心中涌起一股說不清的滋味:她從學生時代就愛上了白天明,只因迫于父親的壓力才嫁給了安適之。醫院職工舉行了關于院長人選的民意測驗。鄭柏年票數最多。但這時已初步確診鄭柏年患有肺癌。這消息給林子午、白天明以及全院職工帶來了極大的震動:鄭柏年是位有經驗、有能力,只知工作,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好干部。葉倩如告訴袁靜雅,她已看出袁靜雅很愛白天明“假如你愛他就該對他說。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你們相愛了,我退出。過了這個時間,我可要進攻了。”雖是情敵,袁靜雅卻一點也不恨葉倩如,只是她至今也搞不清自己對白天明的感情是友誼還是愛情。白天明為鄭柏年做了手術。手術是成功的,癌腫塊也切除了,但那已經開始呈現的擴散的跡象,卻像鉛塊一樣,壓在人們的心頭上。白天明無意中把鄭柏年正在思考現代化醫院管理整體設計的事告訴了安適之。精明的安適之意識到這是個意義極為重大的事,同時想著,做這項工作的該是我。白天明收到一封美國來信,寄信人吳珍是白天明青年時代的女友。他愛過她,但當他向她傾訴了自己的愛情時,她卻告訴他她已經結婚。此后20年間,他沒得到她任何消息。她信中說,她當年騙了他,她至今沒有結婚,并表示她要回到祖國的懷抱。白天明看信后當即跑到電話局,掛了個跨國電話。吳珍接到他的電話已泣不成聲,他只記得他莫名其妙地告訴她他已有夫人,記得她那進發似的、悠長的呼喊:“天明,我愛你!”安適之順利地從躺在床上的鄭柏年的手中得到《現代中西醫結合醫院的組織與管理》大綱,隨后跑到他熟悉的一位中央首長家,請求首長出面幫助鄭柏年把在外地工作的妻子調回北京。七天以后,鄭柏年妻子調動一事妥善解決,把院長林子午感動得連連說:“適之,我也感謝你。”而安適之則急忙大談自己的缺點和柏年生病他心情如何難受。其實,鄭柏年的妻子當年被調離北京,正是他搞小動作的結果。一位從紐約來的客人,向白天明詳細地介紹了吳珍在美國的情況。白天明得知,在美國,吳珍是位令人尊敬的女性,她愛每一位華人,熱心公益,現在是僑團的負責人。她的美德感動了所有的人。但是,他還是告訴那位客人,他已有了心愛的女人。安適之結識了一個當電影導演的女人。這女人層次不高,卻頗有心計。她愛安適之,但也偶而同別的男人來點小風流。在同安適之的幾次較量敗下陣來以后,她變得服服貼貼了。上級給醫院一個出國考察名額,安適之巧妙地擠掉另兩個競爭對手,西服革履地登上了飛機。鄭柏年還是死了。他的死在醫院里掀起了巨大波瀾。人們痛惜死者,也在捫心自問,還想到了醫院的種種問題。群眾自發地起草了一封揭露醫院弊端的公開信,大家紛紛在信上簽了名。安適之借會議之機擺脫了簽與不簽的兩難困境,卻求一位作家朋友寫了一篇痛悼鄭柏年的散文。首都的兩家日報,同一天分別刊載了新華醫院六十四人的讀者來信,以及安適之的散文。安適之的散文為他在醫院中帶來了新的聲譽。白天明向袁靜雅袒露了對她的愛戀之情,可袁靜雅仍不能爽快地表明自己的態度,仍在友誼還是愛情上打轉轉。而葉倩如則加強了對白天明的攻勢。白天明知道葉倩如是個好姑娘,也知道自己不愛她。吳珍從美國回來了。白天明得知她得了白血病,將不久于人世時,當著袁靜雅、葉倩如的面,毅然決定同吳珍馬上結婚。袁靜雅理解了他,葉倩如也理解了他。白天明同吳珍結婚了。他們共同生活了24天,而后吳珍離開了人間。安適之終于接任了院長的職位,他竊取的《現代中西醫結合醫院的組織與管理(大綱)》也即將正式出版。與此同時,支援西藏工作的醫護人員名單也公布了。白天明是第一個,他將在那里擔任某醫院的院長,任期五年。正在開往西藏的火車上整理臥具的白天明,聽到身后有熟悉的女聲在說話,他一回頭,見是葉倩如。葉倩如走到他身邊,握著他的手說:“我也到西藏去工作五年。這不單單是為了你。最近,我好像忽然懂了,要像你和鄭柏年一樣地為祖國工作。只要在這片土地上,工作著,生活著,就是幸福的。”
作品鑒賞 《故土》是80年代初期,我國長篇小說創作中有新意有特色的一部作品,它以很強的可讀性,吸引了廣大讀者。作品寫了三條線索:中西結合的新華醫院以院長接班人選為中心的改革斗爭,以白天明為主角的愛情糾葛,試圖以白天明同吳珍的婚姻為依托的愛國主義。看得出來,作者力圖通過多條線索的交錯重迭,來追求作品主題的多義,來表現當代生活的紛紜復雜和絢麗多彩。同是反映新時期變革中的現實生活,這篇小說卻沒有直接表現改革斗爭、刻畫叱咤風云的改革者形象,而是選取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角度:把新華醫院以院長接班人選為中心展開的改革斗爭推到背景上去,讓與之相關的人物站到前臺來亮相、表演。小說通過偽君子、政治投機商安適之覬覦院長寶座、四處鉆營,終于進入老院長的辦公室;老院長林子午雖然兢兢業業,克盡職守,精心物色接班人,但最后終因心力交瘁,悄然離開院長辦公室;某些上層領導由于偏聽偏信,受安適之的蒙騙,終于使安適之登上新華醫院院長寶座,實際上愚弄了全院職工的這么一個改革過程,表現了改革斗爭的復雜性和可能出現的復雜局面,具有意味深長的警示作用。這正是這篇作品的新意和深意之所在。小說中以白天明為主角的“愛情四重奏”寫得波瀾起伏,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尤其是白天明同吳珍演出的那一幕“愛情絕唱”,可說是催人淚下。從西南邊遠地區奉調回北京工作的白天明,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回京之際,正是目前正在孤身獨處的老同學袁靜雅熱切地等待他之時。按說,當年深愛過袁靜雅的他應該很快重溫舊夢,締結良緣,但是一個偶然的機會,80年代“解放型”的女性葉倩如闖進他的生活中來了。葉倩如對白天明的勇敢進擊和對袁靜雅的先禮后兵的挑戰,打亂了原來的生活秩序,使這場愛情糾葛趨向復雜化。這已經夠熱鬧了,可作家仍不罷休,又安排遠在大洋彼岸的吳珍同白天明接通了中斷多年的線。而后,吳珍在生命彌留之際,毅然回到故土同白天明閃電般結合,又閃電般死去。這些極富戲劇性的情節,不僅像磁石般地吸引了讀者,而且對于凸現人物性格和深化主題,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故土》這篇小說的值得稱道之處,還在于成功地塑造了幾位個性鮮明,富有立體感的人物形象,比如林子午、魏旭之、葉倩如,而最有光彩的還是那個有著復雜性格的安適之。他外表矜持、瀟灑,內心卑鄙、丑惡,表面上大唱改革之歌,背地卻借改革之機進行鉆營。這個人物身上折射出的幽黯之光,是頗為發人深省的。《故土》是一篇近距離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它問世的時間同作品中故事發生的時間幾乎是同步的。像所有同類作品一樣,它在給讀者帶來甜絲絲的新鮮氣息的同時,也帶來了因急就而難以避免的瑕疵。白天明從西南地區奉調回京,直到登上奔赴西藏的列車,他在北京度過的這段歲月幾乎完全陷入愛情糾葛之中。前面已經說過,這場愛情糾葛描寫對讀者來說是有吸引力的。而且不無意義。但是,由于這條線索沒有同新華醫院圍繞院長接班人選展開的斗爭有機地揉合在一起,因而它同主線多少顯得有些游離。另外,作品力圖以吳珍的出國和歸國,以及戲劇性地同白天明結婚,來體現愛國主義思想,這本意是好的,但由于作品中吳珍的愛國主義思想脈絡展現的不夠清晰,因而,這種處理未免給人以突兀之感。
上一篇:《蘇叔陽·丹心譜》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下一篇:《蘇童·1934年的逃亡》原文|主題|賞析|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