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名作《劉湛秋·無題抒情詩》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作者簡介 劉湛秋,當代詩人。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蕪湖市人。中學時代曾在《進步青年》雜志發(fā)表詩作。1955年,從哈爾濱外語專科學校畢業(yè)后,分配到工廠工作,當過俄文翻譯、熱處理工人、廠報編輯。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報刊發(fā)表過詩、散文、評論、小說及報告文學作品。1965年出席全國青年創(chuàng)作積極分子會議。1979年參加中國作家協(xié)會。出版的作品有散文詩集《寫在早春的信箋上》(1979年,上海文藝出版社)、《溫暖的情思》(1981年,花城出版社)和翻譯詩集《葉賽寧抒情詩選》 (1982年,上海譯文出版社)。現(xiàn)為《詩刊》社副編審。
內(nèi)容概要
諒解無聲而溫暖……
諒解無聲而溫暖/互送一個蘋果的微笑/初春的黎明/悄悄融化著雪水 尊重每一棵樹的自由/開它自己愿開的花/甚至顏色、外殼/和果實酸甜的滋味 如果諒解溶于空氣/為我們每個人所呼吸/被諒解是一種幸福/諒解別人也是一種幸福
沒體驗過那么柔軟的陽光……
沒體驗過那么柔軟的陽光/像飄落的羽毛/像一陣愛的撫摸/秋天,異樣的恬靜/蘋果神秘地掛上白霜 沒體驗過那么柔軟的陽光/像一只解纜的船/像滾動的絨線球/西風揚起藍透了的云帆/楓葉在偷偷地把你張望 也許,追求比秋天更多寥闊/也許幸福會不期而降/大自然,你的美每攪動一次/心靈便有一千種和諧的音響
你的眼睛在燃燒了……
你的眼睛在燃燒了/像一團熾熱的星云/像能發(fā)出響聲的磁石/是一種美妙的沖動/發(fā)出藍色的光澤/渴望猛烈的相撞 而我,依舊是一汪深湖/淡漠而又平靜/那水底發(fā)出的寒氣/會冰卻任何的熱烈/于是,你的眼睛也暗淡了/失去了開花的力量 當生命進入枯落/回憶卻像不朽的樹根/沒有必要再去追尋/卻理解了感情禁錮的可憎
接吻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奇跡……
接吻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奇跡/不需要解釋,也不用翻譯/愛的語言最古老也最年輕/愛的文字最含蓄也最直接/它是那樣的輕柔/它又是那樣的有力/它像春天的鮮花嫵媚爛熳/它像夏日的雷電猛烈相擊/它有時壯麗,有時委瑣/但更多是普通而純真的信息/當那一瞬間在你身上發(fā)生/心靈會突然感到升華與純潔/啊,生活淘汰了一個又一個定律/卻不能拋棄這最原始的真理
靜默是睡熟的蓮花……
靜默是睡熟的蓮花/對著夏天的太陽/是深山的一片落葉/跌落到無底的深淵/是永遠喧騰的大海下面/藍色深處游動的人群/是一個憂郁的少女的臉/閃現(xiàn)在關閉了的窗前/是一張發(fā)黃了的照片/是星星倔強而又愛戀的眼睛/是在樂隊的熱烈進行中/一個突然出現(xiàn)的休止符/啊,靜默,我有時分外地愛你/你是更強有力的聲音/你是無聲中的生命
當你進入生命的春天
當你進入生命的春天/世界開始對你明亮了/像一條鋪著卵石的小溪/吹著竹笛,搖著野花的鈴/去追逐奔騰的江河/童年的迷惑、天真/讓位給勇敢的求知和探索 人生不再是一部童話/而是充滿現(xiàn)實的酸甜苦澀/你會昂然地迎接這一切/正如你身上的全部光采/來自青春的勇氣和力/啊,沒有人去懷疑春天的美麗/只會為春天的虛度而惋惜
為了那美好的瞬間……
為了那美好的瞬間/她留下了輕輕的溫馨/手掌與嘴唇的信息/流露出心的傾訴/渴望自由的交談/無拘束的相親 為了那美好的瞬間/靈魂進行長長的跋涉/青草在窗外生長/丁香花按自己的意愿開放/世間沒有任何的干擾/侵襲這美好的短暫 為了那美好的瞬間/她不再乞求任何別的/人生是充實的存在/但也是匆匆而過的虛幻/留下一個淺淺的祝福吧/哪怕這瞬間永遠不再
我常常享受一種孤獨……
我常常享受一種孤獨/對著沉默的自然思索/無論是陽光下的花朵/或是朦朦月色中的星星/都給我自由的寬容 我常常享受一種孤獨/無言的踱步,或默對書桌/缸里的金魚不問水仙花/斷臂的維納斯和我對視/沒有誰干擾我想象的飛行 這時我不感到凄苦和寂寞/我能聽到清泉的流水/和圓舞曲滑過夏夜的草叢/我又想馬上跑上大街/去擁抱熱烈而多彩的人生
作品鑒賞 劉湛秋是一位60年代成長起來的詩人、詩歌活動家,俄語翻譯家。《無題抒情詩》曾獲1988年中國作協(xié)第三屆優(yōu)秀詩集獎。《無題抒情詩》是一本輕型的沙龍式的詩集,題旨是寫人生哲理,一首詩把人帶進一個感情世界。詩人希望嘗試一種通過朗誦與錄音磁帶而進入家庭的消費型“輕詩歌”。正如克萊特曼的通俗鋼琴給鋼琴帶來了一個新時代,劉湛秋也希望他嘗試創(chuàng)作的“輕詩歌”給中國新詩開辟一個新領域、新路子,甚至是新時代。詩人的這種嘗試是80年代詩壇的產(chǎn)物。80年代初期我國詩壇對于朦朧詩開展了曠日持久的論爭,圍繞詩的朦朧晦澀問題爭論不休,而第一篇批評當代詩“朦朧氣悶”的文章,就是經(jīng)由劉湛秋的手編發(fā)的。他當然不很贊成這樣的意見,然而他也在思索如何使詩具有更廣大的讀者。劉湛秋是一個來自工廠、工人的詩人。就學歷說他只讀過專科學校,如何使這些階層的群眾和青年能夠接受詩歌,得到高級的精神食糧,有意無意地始終是他頭腦里一個經(jīng)常思考的問題。劉湛秋不是象牙之塔里的詩人,也不是經(jīng)院里的哲學博士,他的確來自社會,然而,他聰明,他活潑,他流動,他多才多藝,他試圖要開辟新路。朦朧詩使詩壇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有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然而也確有一個讀者圈子大小的問題。到了80年代中期,當我們熱烈爭論“中國新詩的走向”時,詩歌過分朦朧與深奧的情況有增無減,有位青年評論家形容那是“幾萬個詩人蠕動在一個象牙塔上”。同時,隨著改革開放的進展,中國社會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人們渴望更多的精神生活與藝術(shù)生活。在尋找詩的出路的時候,劉湛秋想到了克萊特曼對于鋼琴的偉大的劃時代貢獻。克萊特曼的思維是新的,他把具有高雅傳統(tǒng)的鋼琴與通俗聯(lián)系起來。劉湛秋也試圖把很多人都認為是“少數(shù)文學”的詩傳播廣遠,正如他自己寫詩同時也愛好迪斯科舞。但是,劉湛秋并不是要寫通俗唱詞或流行詩,他并不想媚俗,也不想迎合世俗,或嘩眾取寵。他的這些無題抒情詩賞心悅目,清新明麗,保持了詩的美好品質(zhì)。生活的哲理在這里閃光,人生的體驗在這里凝聚。有意無意地,劉湛秋是為廣大的中學生或大學一年級學生寫這些詩,尤其是女生,他這些詩在寫作時的潛在讀者是她們。劉湛秋的詩有美化生活、愉悅情感和培養(yǎng)情操的好作用。“無題抒情詩”的“無題”二字,并不承襲自中國古典詩詞,在那里“無題”詩即愛情詩;劉湛秋的“無題”來自西方“無標題音樂”,是說詩的題旨比較廣泛罷了。《諒解》一詩寫在日常生活中諒解的重要性,它與尊重、自由、溫暖、幸福有著很深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在大規(guī)模階級斗爭早已結(jié)束的社會里,諒解應該是文學的一個重要主題。《陽光》一詩寫對陽光的新鮮體驗,而且把這種體驗表現(xiàn)得很美。它有助于我們自己去體驗生活,體驗“美的每一次攪動”,因為不少人或許忙于功課,或許忙于功利,從來就沒有體驗過內(nèi)心里“美的攪動”。《燃燒》從回憶對比寫感情禁錮的可憎,的確,生活中很多人為此悔恨。《接吻》詩本身就是一個奇跡。據(jù)一位女作家說,“文革”中的青少年根本不知接吻為何物,只知接吻是一個禁區(qū),只知道嘴巴有吃飯、說話兩個功能,此外就是傳染疾病了。現(xiàn)在詩人公然闖進這個禁區(qū),但他的寫法不是挑逗和引發(fā)犯罪,而是純真、純潔和不帶刺激性的。《靜默》也是一首好詩,詩人對于靜默確有體會:“你是強有力的聲音/你是無聲中的生命”。《生命的春天》的主題是勇氣、探索和力量。《瞬間》寫生活中美好的短暫,是的,這是不能不注意的,寫詩需要抓住這美好的瞬間,生活也要這樣,可以說生活的長河就是一個又一個的瞬間構(gòu)成。《孤獨》有新意,孤獨不那么可怕,它可以是一種享受。這里有深奧的哲學問題,然而詩不是哲學,對青少年只要把這問題詩意地提在他們面前,也就夠了。
上一篇:《劉征·春風燕語》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下一篇:《劉白羽·紅瑪瑙集》原文|主題|賞析|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