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文章前后內容之間的聯系,是從文章脈絡角度而言。有一種斷續是“陽斷而陰連”,行文到某處,暫時停住,把所敘的情節或所議之事擱置一邊,轉敘別的內容。然后再舊話重提,斷線再接,續上前文。是寫作技法之一。
《史記·項羽本紀》的“鴻門宴”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劉邦到鴻門見項羽,套項羽說出劉的左司馬曹無傷告密之事,劉邦聽后似乎沒有任何反應。文章接下去主要寫劉邦、張良等人如何處處提防范曾的暗算。直到劉邦從鴻門宴上逃脫,回到自己的營地后,作者才又提此事,寫“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斷得自然,續得合理,把劉邦那種工于心計的性格特點刻畫得更加淋漓盡致。還有一種斷續亦即插敘,如夏衍的《包身工》,按照“起床”、“吃飯”、“上工”、“收工”的一天生活的順序,記敘了包身工非人的境遇。在起床和吃飯之間,作者插入了關于包身工來源的敘述;在吃飯和上工之間,又插入了資本家雇用包身工的原因的敘述。這兩段插敘,加強和開拓了文章主題。此外,在具體的文字表達上,也可采用斷續法。象敘述過程中,插入抒情或議論文字,議論進行中插入敘述文字,或敘述中插入描寫文字等等。
斷續的正確運用可以增加文章的表現力,但要注意:斷,不可過長,不可頻繁。斷得太長,續起來便覺突兀,容易分散讀者的情緒和注意力;過于頻繁,容易使頭緒紊亂,線索中斷。
上一篇:文眼的寫作手法
下一篇:新詩的寫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