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龐守英
中篇小說。作者張承志(回族)。原載《十月》1982年第6期,百花文藝出版社1983年6月出版單行本,后收入《1981——1982全國獲將中篇小說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以及《張承志集》(海峽文藝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作品描述的是遼闊的大草原上,一個名叫白音寶力格的青年和蒙族姑娘索米婭的愛情故事。幼年喪母的白音寶力格八歲的時候,在公社當社長的父親把他托付給伯勒根草原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老奶奶的孫女索米婭和他同歲,兩個孩子兩小無猜,耳鬢廝磨,在奶奶身邊度過了青梅竹馬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到了情竇初開的年齡,兩人同時產生了愛情。十七歲那年秋天,白音寶力格接到通知,到旗里學習畜牧獸醫,他興奮地計劃著學習回來,與索米婭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讓奶奶享受一個充滿安慰的晚年。但是,當他以優異的成績結束了學習,急于回來和心愛的姑娘一起生活的時候,草原生活的陰影卻已臨門,索米婭被惡棍希拉所奸污,并有了身孕。純潔的愛情,美好的憧憬被褻瀆,被蹂躪,白音寶力格棄走他鄉,到大城市進了畜牧學院。九年以后,當他隨畜牧廳規劃處的幾位專家調查仔畜價值問題重返草原時,奶奶已經過世,索米婭遠嫁異鄉。白音寶力格告別了奶奶的遺骨,跨上鋼嘎·哈拉(黑駿馬),決定去索米婭遠嫁的地方看她。索米婭在被丑惡、野蠻的力量摧毀了美好的希望之后,依然頑強地生活,勤懇地勞動,以寬厚無私的母愛撫育兒女,操持家務。對于白音寶力格的到來,她保持著自然與平靜,并沒有流露出對往事的感傷和對勞苦生活的委屈。她習慣了艱辛、繁重的勞動,熱愛著牧區子弟中學的服務工作。像草原上所有的姑娘一樣,索米婭“走完了那條蜿蜒在草叢里的小路,經歷了她們都經歷過的快樂、艱難、忍受和侮辱”,成為草原上一個成熟的勞動婦女。作品以白音寶力格重返草原的行蹤和對往事的回憶這樣兩條線索交織穿插,藝術視野開闊,構思新穎。流傳久遠的蒙古民歌《鋼嘎·哈拉》 《黑駿馬》古樸的歌詞和低回、悲愴、激越的旋律時斷時續,和人物命遠交相輝映,構成整個作品回旋蕩漾的節奏和濃郁的詩情。作品被評為19811982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
上一篇:羊子《黑色戈壁石》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孫宜君《黑鰻》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