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學軍
中篇小說。作者柳青。東風文藝出版社1959年11月初版。小說的副題是“1957年紀事”。小說刻畫了一位外號“狠透鐵”的農村黨員基層干部的形象。他熱愛社會主義事業、關心集體達到了忘我的地步。農業生產合作社剛成立時,他把家搬到破草房,騰出高瓦房給社里做飼養室。他擔任生產隊長,日夜操勞,頭發白了一半。為防止糧場失盜和遭破壞,他住臨時窩棚患上風濕病,只得彎著腰走路,對這些他毫無怨言。唯一痛心的是自己沒文化、能力低、記性壞,誤了集體的事,給黨的事業帶來損失。他思想性格的另一方面,是敢于同破壞集體經濟的壞人壞事作百折不撓的頑強斗爭。在同漏網富農王以信的斗爭中,他毫不計較個人得失,不灰心,不退讓,經得住諷刺、打擊、誤解、冷淡,重重逆境的考驗,表現了共產黨員的高尚品格。柳青說:這部小說是根據真實事件寫成的,人物也有具體的模特兒。然而,作品中的“狠透鐵”這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則是作者經過高度藝術概括加工而成的。這篇作品的不足之處,在于圍繞著“狠透鐵”同王以信盜糧集團的斗爭,群眾的反映和群眾的斗爭寫的少,使“狠透鐵”長期陷于孤立的境地。盡管這有利于突出表現他的頑強斗爭精神,但整個斗爭的環境和氣氛卻未免給人壓抑之感。對50年代階級力量的對比和黨組織在生活中的作用,應該寫得更積極些。小說的語言樸實、生動、幽默,生活氣息濃厚。
上一篇:楊新敏《狗日的糧食》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蘇守平《獨特的旋律》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