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鬼揶揄是什么意思
【典源】《世說新語·任誕》“襄陽羅友”條注引 《晉陽秋》 曰:“友字它仁,襄陽人。少好學,不持節儉。性嗜酒,當其所遇,不擇士庶。又好伺人祠,往乞余食,雖復營署壚肆,不以為羞。桓溫常責之曰:‘君太不逮! 須食,何不就身求? 乃至于此!’友傲然不屑,答曰:‘就公乞食,今乃可得,明日已復無。’溫大笑之。始仕荊州,后在溫府。以家貧乞祿,溫雖以才學遇之,而謂其誕肆,非治民才,許而不用。后同府人有得郡者,溫為席起別,友至尤晚。問之,友答曰:‘民性飲道嗜味,昨奉教旨,乃是首旦出門,于中路逢一鬼,大見揶揄,云:“我只見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見人送汝作郡?”’民始怖終慚,回還以解,不覺成淹緩之罪。’溫雖笑其滑稽,而心頗愧焉。”
【今譯】 晉代羅友,為人好學,不拘小節,性好飲酒,只要遇上,不論什么人都可以同飲。又喜歡找別人要祭祀完的酒食吃,不以為羞恥。桓溫常責備他:“你太不檢點! 如果要吃喝,可以來找我,何必這樣!”羅友不屑地回答:“向您要吃喝,今天可得,明天就又吃完了。”后來在桓溫府中,因家貧想做官,而桓溫認為他雖有學識,但性情放誕,不是作地方官的材料,因此盡管許諾但不任用。后來同府人有被任為郡守者,桓溫設宴送行,羅友到的最晚。問他,羅友說:“我性好飲食,昨天奉您相召,今天一早就來,在半路遇見一鬼,極力揶揄我,他說:‘我只見你送別人作郡守,怎么不見別人送你作郡守?’我開始害怕轉而羞慚,不覺來得遲了。”桓溫雖笑他講的滑稽,但心里也覺得對不起他。
【釋義】 后以此典指士人窮困淹蹇,求仕不成; 或指只作小官,失意潦倒。
【典形】 慚路鬼、鬼揶揄、路鬼揶揄、送人作郡、送人作太守、揶揄鬼、揶揄山鬼、小鬼揶揄、仕路揶揄。
【示例】
〔慚路鬼〕 唐·駱賓王《春日離長安客中言懷》:“揶揄慚路鬼,憔悴切波臣。”
〔鬼揶揄〕 唐·白居易《東南行一百韻》:“時遭人指點,數被鬼揶揄。”
〔路鬼揶揄〕 清·王士禛《與董蒼水等小飲》:“彭郎未奉一囊粟,路鬼揶揄甘凍餓。”
〔送人作郡〕 清·丘逢甲《珠江夜送嘯桐之梧州》之二:“送人作郡鬼揶揄,同是當時舊酒徒。”
〔送人作太守〕 宋·蘇軾《送呂希道知和州》:“年年送人作太守,坐受塵土堆胸腸。”
〔揶揄鬼〕 宋·張孝祥 《劉舍人》:“忽去忽來,固未免揶揄之鬼; 乍賢乍佞,獨奈何萋斐之人。”
〔揶揄山鬼〕 清·楊潮觀《快活山樵歌九轉》:“也不見揶揄山鬼路逢迎,也不見禹王的神鼎。”
上一篇:跕鳶墮水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輪扁斲輪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