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臭魚
《一千零一夜》
在古代的以色列,有位信徒非常虔誠,全家人以紡棉花為生。他每天都要去市場上賣紗,然后買回棉花及家人使用的物品。
有一天,他賣完了所有的紗后,遇到了同族中的兄弟。兄弟饑寒交迫的樣子令他很同情,他把賣紗的錢都給了那位兄弟,自己什么也沒買,空手而回。
家人問他:“棉花和吃的東西呢?”
他說:“我賣完紗時(shí),遇到一位親戚,家中揭不開鍋,我就把錢給了他。”
“我們?cè)趺崔k?家中沒有可賣的東西了!”
信徒把家中僅有的破木盤和一個(gè)舊水罐拿到市場上去賣。他在集市上等了半天,沒有一個(gè)人來問。正當(dāng)他心急如焚時(shí),一個(gè)賣魚的來到他面前,手中拿著一條散發(fā)著臭味的魚。
賣魚的人對(duì)他說:“我倆的貨都不好賣,不如我們以貨換貨,你看怎么樣?”
信徒很高興地說:“那太好啦!”
信徒接過那條臭魚,就急急忙忙往家趕。
家人對(duì)他說:“我們只有這一條臭魚有啥用呢?”
信徒說:“我們先把它洗干凈,烤好充充肚子,然后再等待上帝的恩賜。”
家人接過魚,就去殺,打開肚子一看,魚肚里竟然有一顆珍珠。信徒知道后說:“你們認(rèn)真瞧一瞧,看珍珠上有沒有孔。若有孔,說明它已經(jīng)有主;若無孔,則是上帝賜予我們的,我們?nèi)蘸蟮纳罹陀辛酥洹!?/p>
家人仔細(xì)看了一遍,發(fā)現(xiàn)珍珠上沒有孔。
第二天,信徒帶著那顆珍珠去讓內(nèi)行的朋友看。朋友問他:“你是怎么得到這顆珍珠的?”
信徒說:“這是上帝賜給我的。”
“我愿出一千迪爾汗買下這顆珍珠。不過,你最好還是找我的一個(gè)朋友看一下,他比我要有錢。”
信徒帶上珍珠去見那位懂行的有錢人。那人接過珍珠一看,便說:“這顆珍珠最多值七萬迪爾汗。”
那人愿付七萬迪爾汗買下這顆珍珠,信徒開始雇人向家中運(yùn)錢。信徒剛來到家門口,就有一討飯人迎面對(duì)他說:“把萬能的主賜你的錢賞我一點(diǎn)吧!”
信徒對(duì)討飯人說:“昨天,我還如你一樣清貧,這些錢,給你一半吧!”說完,信徒便把錢平分一半給討飯人。
討飯人接著說:“這錢全是上帝賜你的,全屬于你自己,我一分也不要,我是上帝派來的使者,目的只是為了考驗(yàn)?zāi)阋幌隆!?/p>
信徒贊頌道:“萬物都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一切恩惠都是上帝賜予的。”從此,信徒一家人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直到怡樂晚年。
上一篇:鷚為什么沒有尾巴
下一篇:三個(gè)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