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童話《[烏拉圭]奧拉西奧·基羅加·一只懶惰的小蜜蜂》鑒賞
[烏拉圭]奧拉西奧·基羅加
從前,有一只小蜜蜂。她不喜歡勞動,成天在樹林里飛來飛去吸花蜜,可就是不把花蜜存起來,變成蜂蜜。她采了就吃光。
她是一只懶惰的小蜜蜂。每天早晨,太陽把大地曬得暖烘烘的了,她才從蜂房里伸出頭來。一看是好天氣,就像蒼蠅那樣用腳梳梳頭,然后高高興興地飛出去盡享明媚的風光。她“嗡嗡嗡”地從一朵花跳到另一朵花上,快活極了。玩累了,她就進蜂房休息一會兒,然后又飛出去。小蜜蜂就是這樣度過一天又一天的。而其他的蜜蜂都在辛勤地勞動,把蜜填滿了蜂房,因為蜂蜜是用來喂養剛出生的幼蜂的。
蜜蜂都是很嚴肅認真的,所以,對懶惰的蜜蜂的行為開始不滿起來。蜂窩門口總有幾只蜜蜂站崗值班。她們警戒著不讓別的蟲子進入蜂房。值班的都是有生活經驗的老蜜蜂。你看,因為她們經常擦著蜂房的大門進進出出,所以,背上的毛都被蹭掉了。
有一天,懶惰的小蜜蜂正要進蜂房的時候,她們攔住了她說:“小妹妹,你必須去勞動呀!所有的蜜蜂都應該勞動的?!?br>
小蜜蜂回答說:“我一天飛來飛去,累死了。”
“你累死了,可是你卻沒有勞動呀!現在我們向你提出第一次警告?!敝蛋嗟拿鄯鋵λf道。說完,就讓她進去了。
可是,懶惰的小蜜蜂并沒有改過自新,所以,下午值班的蜜蜂又對她說:“小妹妹,應該勞動呀!”
她馬上回答說:“好!過兩天我就去勞動?!?br>
“不是過兩天,應該是明天就去。你可別忘了!”值班的蜜蜂對她這樣說。說完,又讓她進去了。
第二天黃昏時分,一切依然如故。小蜜蜂不等值班的蜜蜂說話就大聲地嚷了起來:“好!好!好!姐姐,我想起了我做過的保證?!?br>
“光想起做過的保證沒有用!而是應該去勞動。今天是四月十九日。好!明天二十日你要爭取帶蜂蜜回來,哪怕是一小滴呢!好!進去吧!”值班的蜜蜂說完,閃在兩邊,又讓她進去了。
可是,到了二十日,她還是像過去一樣。所不同的是,太陽下山以后天氣變了,開始刮起了寒風。
懶惰的小蜜蜂急急忙忙地朝蜂房飛去。她一面飛,一面想:蜂房里該有多暖和呀!可是,她正要進去,就被值班的蜜蜂攔住了。
“不許進去!”她們冷冰冰地對她說。
“我要進去,這是我的家?!毙∶鄯浯舐暤厝碌馈?br>
“這是勤勞的蜜蜂的家,懶惰的不許進!”值班的蜜蜂回答說。
“明天我一定去勞動。”小蜜蜂央求說。
“對不愿勞動的來說,是沒有明天的?!彼齻円馕渡铋L地回答。說完,就把她推了出去。
小蜜蜂不知所措,便又出去飛了一會兒。可是,天慢慢地黑了,周圍已經看不清楚了。小蜜蜂想蜷縮在樹葉上,結果掉了下來,摔到地上,因為她的身子已經被凍得麻木,連飛也飛不動了。
她在地上爬呀爬呀,翻過一堆堆木塊和一塊塊石頭好像翻過一座座大山似的艱難,最后終于來到蜂房門口。這時,已經開始下雨了,冰冷的雨點淅淅而下。
“啊呀!我的天呀!雨要下大了,我會凍死的!”可憐的小蜜蜂驚呼起來。她正企圖走進蜂房,又被擋住了。
“對不起,讓我進去吧!”小蜜蜂含著眼淚苦苦地哀求。
“已經晚了!”值班的蜜蜂回答說。
“姐姐,讓我進去吧!我困死了!”
“已經太晚了!”
“姐姐,你們可憐可憐我,我冷極了!”
“不行!”
“這是最后一次,以后我一定去勞動。不讓我進去,我會凍死的?!?br>
“不,你不會死的。只要一個夜晚,你就會體驗到,勞動一天以后贏得的休息是多么甜蜜。走開吧!”
小蜜蜂被趕了出來。
小蜜蜂冷得發抖,翅膀也被雨淋濕了。她一跌一撞地爬著。她爬呀爬,突然掉進了一個坑里,說得更準確些,她掉進了洞里。
她覺得好像在洞里越滾越深,沒有盡頭。最后,她滾到了洞底。突然,在她面前出現了一條蛇。這是一條背脊像磚一樣灰黑的綠色毒蛇。它蜷縮著身體盯著小蜜蜂,準備向她撲去。
其實,這是一棵老樹下的樹洞。蛇早在這里做了窩。蛇是很喜歡吃蜜蜂的,所以,小蜜蜂一看見這個宿敵,不由自主地閉上了眼睛,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天哪!這下子可全完了。”
可是,出乎小蜜蜂的預料,蛇不僅沒有吃她,反而和她說起話來。
“喂!小蜜蜂,你太勤勞了,這個時候跑到這兒來干什么呀?”
小蜜蜂喃喃地說:“是的,我沒有勞動,我錯了!”
“既然這樣,我來除掉像你這樣的壞蛋吧!我要吃掉你,小蜜蜂!”毒蛇以嘲諷的口吻說道。
小蜜蜂嚇得直發抖,馬上叫了起來:“別!別!別!你比我強壯,吃掉我是不公平的。人類最講公道?!?br>
“啊呀!你了解人類嗎?他們奪去了你們的蜂蜜,你反而說他們最公正,真是個小傻瓜!”蛇把身體輕輕地蜷縮了一下,大聲地說。
“不!并不是因為這個,他們才拿走我們的蜂蜜。”
“那么,是怎么回事呢?”
“因為,他們最有智慧?!毙∶鄯溥@樣回答。蛇聽了以后哈哈大笑。它大聲地說:“算了!不管公平不公平,我反正要吃掉你。”說罷,它就朝后一仰,準備向小蜜蜂撲去。這時,小蜜蜂急忙說:“你這樣做比我更傻了!”
“我比你傻?小毛孩!”蛇笑了一笑,說道。
“是的!”小蜜蜂肯定地說。
“好!那咱們來試一試,看誰的本領高。假若我贏了,我就吃掉你?!?br>
“假若我贏了呢?”小蜜蜂問道。
“假若你贏了,就讓你在這里過夜。行不行?”
“行!”小蜜蜂回答說。
蛇又哈哈大笑起來,因為它想到了一件蜜蜂永遠也不會做的事。它出去了一會兒,轉眼間帶回了一只裝滿榕樹籽的陀螺。孩子們常常玩這種陀螺,把它們叫做榕樹陀螺。
蛇對小蜜蜂說:“這就是我要做的,你注意看著!”
蛇敏捷地用尾巴像繩子一樣把陀螺纏住,然后很快地抽回,于是,陀螺飛速地旋轉起來,瘋了似的發出嗡嗡的聲音。
蛇得意地笑了笑。的確,蜜蜂是無論如何都不能使陀螺旋轉跳舞的。待陀螺停下來,倒在地上以后,小蜜蜂說:“你這一手確實漂亮,我做不了?!?br>
“那么,我就該吃掉你了,”蛇高興得叫了起來。
“慢著!這事我不會做,可我有一種誰也不會的本領。”
“那是什么?”
“隱身法?!?br>
“什么?不離開這個地方就使自己隱身匿跡?”蛇驚奇得跳起來,大聲喊道。
“不離開這里?!?br>
“也不藏在地下?”
“不藏在地下?!?br>
“那么,好!你就試一試。要是你沒有這個本事,我就吃掉你?!鄙哌@樣說道。
原來,當陀螺在旋轉跳舞時,小蜜蜂有充裕的時間仔細觀察了洞的四周。她發現一棵植物,它近似小灌木,葉子像硬幣那樣大小。
“好!現在看我的了!蛇先生,請你轉過身去,數一、二、三。當數到‘三’的時候,你來找我吧!那時,你就看不見我了?!?br>
小蜜蜂一面說,一面飛近這棵植物,但小心翼翼地不去碰觸它。
蛇回過了身,很快地數了“一、二、三”,接著,馬上轉過來。它一看,驚奇得目瞪口呆了。原來小蜜蜂不見了。它用目光上下左右掃了一遍,搜查了每個角落。還有那棵小灌木,它甚至用舌頭去試探了一下。小蜜蜂果真不見了。
蛇心里想,自己轉陀螺的功夫十分精湛,可是小蜜蜂的這個本事更妙。她怎么搞的?到哪兒去了?蛇沒有辦法找到她。
最后蛇大聲說:“好!我認輸了,你在哪兒?”這時,從洞的中央傳來小蜜蜂的說話聲,聲音小得幾乎聽不見。“你能發誓不傷害我嗎?”
“好!我發誓。你在哪兒?”蛇回答說。
“我在這里!”小蜜蜂突然從小灌木的一片緊閉的葉子里鉆了出來。
怎么回事呢?很簡單:那棵小灌木是一種含羞草。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也很常見。只要輕輕碰一下,葉子就關閉了。因為在米松內斯省,植物長得很茂盛,含羞草的葉子很大,所以,出現了這個奇跡。小蜜蜂一碰含羞草,葉子就合起來,把她包在里面了。
蛇的智力遠遠理解不了這個現象,可是,小蜜蜂卻早已看在眼里并利用它拯救了自己的生命。
蛇一言不發,為自己的失敗而惱火。小蜜蜂總要不時地提醒她的敵人履行諾言。她就這樣度過了一夜。
那是一個漫長的、無休無止的夜晚。小蜜蜂和蛇緊靠在洞里最高的一堵墻邊,因為暴風雨來了,水漫進了洞里。
天氣十分寒冷,洞里一片漆黑。蛇不時地想撲過去吃掉小蜜蜂,所以,小蜜蜂總是提心吊膽的。
小蜜蜂從來沒有想到,黑夜竟是如此寒冷、漫長和可怕。她回想起了過去的日子:每天晚上躺在蜂房里,多么暖和呀!想到這里,她不由得默默流淚。
天亮了,太陽出來了。天氣變得明媚可愛。小蜜蜂飛出了樹洞。她在大家共同努力蓋成的蜂窩門口又一次默默地流淚。站崗的蜜蜂一句話也沒說,就放她進去了,因為她們知道飛回來的小蜜蜂已經不是過去的那個游手好閑的、懶惰的小蜜蜂了。她經過一夜的艱苦磨練已經學會了應該如何去生活。
事實正是這樣。從那時起,誰也沒有小蜜蜂采的花粉多,釀的蜂蜜多。秋天來了,蜜蜂也就到了生命的終結。她在臨死之前給周圍的小蜜蜂留下了最后的幾句話:
“我們蜜蜂的力量不是來自我們的智慧,而是來自我們辛勤的勞動。過去,有一次,我曾經運用了智慧,拯救了自己的生命。其實,如果那時我像其他姐妹一樣地勞動的話,就完全沒有必要那樣做了。當時,我對飛來飛去勞動十分厭倦。我們缺乏的是一種責任感。那天夜晚,我才懂得了自己的責任。
“姐妹們!好好地勞動吧!你們要記住,我們勞動的目的是為了大家的幸福,這比追求個人的安逸要崇高得多。人類把這點稱作為理想是有道理的。這就是人類生活和蜜蜂生活的哲學?!?p>(平凡譯)
這是一篇寓言性的童話。故事情節并不太復雜:一只懶惰的小蜜蜂,成天東游西蕩,累了,就躲回溫暖的蜂房里,從不肯為釀蜜付出一點勞動。勤勞的蜜蜂們終于忍無可忍,將她趕了出去。小蜜蜂在饑寒交迫之中終于憑借自己的智慧,度過了黑暗恐懼的一夜,從此改變了生活作風,變成了最勤快的蜜蜂。
勤勞和懶惰,可以說也是童話作品比較關注的主題。這大概是因為孩子們的成長總是離不開這一對命題吧。但由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文化背景,眾多同類主題的作品并不給人以面目雷同之感,無論是在藝術形象的塑造上還是在價值指向上,都呈現出各自鮮明的特點。《一只懶惰的小蜜蜂》就是如此。
在這篇拉丁美洲風味的作品中,最出乎我們意料的是作者對糾正小蜜蜂懶惰習性情節的處理。對待懶惰的孩子,大多數的童話考慮到兒童的脆弱性,總是以一種善意的態度、幽默的方式使他醒悟。但是在《一只懶惰的小蜜蜂》中,作者的處理卻與之迥然不同。懶惰的小蜜蜂并不因為其年幼無知而得到特別優待,相反,在她一次次浪費了改正機會后,她馬上被勤勞的蜜蜂趕出蜂房,驅逐到了危險的情境中:風雨交加,使她倍感饑寒交迫;孤單一人,讓她充分咀嚼到了被親朋好友拋棄的凄涼與悲哀;更要命的,她還要面對兇殘的蛇,時時與死亡周旋。從優哉游哉的懶惰生涯,一下子墜入到孤苦無依的地獄,作者為小蜜蜂設計的命運轉折充滿了巨大的落差。也許有人認為作者的設計太殘酷了,過早地讓小蜜蜂體會到了生存的嚴酷性,成人世界的痕跡過于明顯。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設計,使懶惰的后果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這應該比讓小蜜蜂在愉快的心境中慢慢去感知懶惰的危害性然后慢慢改正,要有效得多。而且,小蜜蜂們畢竟都要長大的,遲早也會面臨生存的考驗,作者讓他們一下子斷奶也有其合理的因素——他只是在童話的美麗王國中,引進了一抹嚴峻現實的色彩而已。這也是孩子們由單純走向成熟所必須經歷的。
這篇童話還有一個可能引起爭議的地方,就是對智慧的看法。小蜜蜂在落入到蛇窠里之后,憑借自己的聰明機智死里逃生,但作者并無意褒獎小蜜蜂被逼迫出來的智慧。脫離危險的小蜜蜂并沒有因此沾沾自喜,而是從中體會到個人的脆弱,領悟到智慧只能解一時之困,卻并不能救自己一輩子。作為謀生的必備素質,勤勞遠遠比一時的機巧重要。這樣的結論無疑是沉重的,帶著飽經滄桑的意味,顯然是作者從生活經歷中提煉出來的人生大智慧。
(董麗敏)
上一篇:外國童話《[法國]弗朗索瓦·費納龍·年老的女王和年輕的農婦》鑒賞
下一篇:外國童話《[美國]露絲·索耶·跳蚤》鑒賞